初占统治地位。心理说认为罪过是行为与行为者间的心理联系,其表现形式是行为人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罪过的作用仅限于证明危害事实与行为人之间存在有意义的 方面。根据刑法第14、15条规定,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24)所以,在确定犯罪主观要件时,犯罪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5803.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两法条的表现形式不同。刑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 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 {12}彭峰.我国特别再犯制度及其立法完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13}丁友勤.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63.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两法条的表现形式不同。刑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 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 {12}彭峰.我国特别再犯制度及其立法完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13}丁友勤.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43.html -
了解详情
财物的行为以后,在获取财物以前自动中止其接受或者索取财物行为的,对国家工作人员廉洁义务的危害也因此终止,属于犯罪中止,如已经向他人要求给付财物的,由于害怕 从而也就不成立受贿罪。 在司法实践中,基于承诺所构成的受贿罪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接受财物在先,作出为相对人谋取利益的承诺在后。在这种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47.html -
了解详情
语境中的责任概念之关系,那么,凯尔森则通过对不法行为及其规范效果的阐述,简练地指出了法律责任概念的形式构造。当然,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中,凯尔森的理论 )的救济权之行使。在行政法上,表现为特权的救济权之制度载体是即时强制。所谓即时强制,是指行政机关对于现时发生之紧迫危害,针对特定行政相对人的人身、行为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69.html -
了解详情
语境中的责任概念之关系,那么,凯尔森则通过对不法行为及其规范效果的阐述,简练地指出了法律责任概念的形式构造。当然,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中,凯尔森的理论 )的救济权之行使。在行政法上,表现为特权的救济权之制度载体是即时强制。所谓即时强制,是指行政机关对于现时发生之紧迫危害,针对特定行政相对人的人身、行为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67.html -
了解详情
了改进和发展。关于犯罪的实质特征与形式特征的关系,苏俄学者指出: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的法律表现,因为只有社会危害行为才有可能触犯刑事法律。只有同时兼有社会 称:不仅在分析和判断犯罪时,必须从它作为社会危害行为的实质内容出发,就是在分析和判断犯罪构成及其各个因素时,也应当考虑到社会主义审判的这项极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48.html -
了解详情
了改进和发展。关于犯罪的实质特征与形式特征的关系,苏俄学者指出: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的法律表现,因为只有社会危害行为才有可能触犯刑事法律。只有同时兼有社会 称:不仅在分析和判断犯罪时,必须从它作为社会危害行为的实质内容出发,就是在分析和判断犯罪构成及其各个因素时,也应当考虑到社会主义审判的这项极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52.html -
了解详情
所以有可责难性;而且首先是由于你知道你的行为是被法律所禁止的危害行为,你还要决意这种行为,这时行为人就已经具备可责难性。前民主德国学者曾 (中译本),中国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126-127页。 [23] 参见确定罪过的形式必须依据法律规定,载《苏维埃司法》1980年第4期。 [24] 洪福增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447.html -
了解详情
有的学者将环境侵权与环境侵害两个概念通用,如吕忠梅教授认为环境侵权行为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对环境的侵害,而后由于环境的生态作用而导致的人的权利侵害,所以 所保护的权益造成损害或有损害危险(危及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法律事实。 二、环境侵权不确定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与一般侵权不同,环境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