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理论通说认为,犯罪结果是对刑法所保护的客体造成的危害和实际损害。国有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 年刑法法律,所以被告人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法院对于本案的认定是正确的。(二)本案涉及的"滥用职权"与工作失误的区分问题在本案中,被告人隋某考虑到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291.html -
了解详情
。(二)被告人辩解及辩护人辩护意见被告人肖某某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辩称,认定其构成滥用 职权罪的事实证据单一,无其他证据印证,且未造成严重社会影 响。辩护人 ,群众对政府机关的合法行为产 生怀疑甚至抵制情绪,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对政府机关的信任程 度。第二,滥用职权的行为影响到了国与国的交往,甚至引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903.html -
了解详情
尊严、国家信誉、国家形象的重大损害。⑤其他重要的社会利益的损害、社会关系的破坏等。滥用职权行为造成的损失程度是滥用职权行为能否构成犯罪的客观标准。D 承担还款责任。因此,本案损失尚未实际发生,也无法确定。据此,可以认定两被告人滥用职权行为的危害结果尚未出现。 3、造成本案潜在损失(可能性)最直接原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287.html -
了解详情
执照200余份,并于1998年至2001年间,在承办发放本镇村民房产执照时,超越职权,以镇建房办的名义将空白执照填发给申办的村民(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填发机关 公正、客观依法打击犯罪的角度出发,认定其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是充分的,并应对其予以刑事处罚。 其次,在认定董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的基础上,笔者的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133.html -
了解详情
公诉机关对被告人林某的指控没有客观依据,在 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方面均有错误,被告人林某的行为不构成滥用 职权罪,请求法院依法公正判决。三、人民法院认定事实 出海作业,以致造成这起重大海难事 故的发生。被告人林某行为的滥用职权性质是明显的,而且其滥用 职权的行为对于损害结果的发生起到主要的作用,并与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172.html -
了解详情
达到构成滥用职权罪的标准,即使构成滥用职权罪也未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也并未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不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2、现有证据只能证实 叶的妻子许秀娟将被告人张宋叶挪用的180400元退还闽清县上莲乡国土资源所。认定上述事实,有公诉机关提交并经庭审质证的下列证据予以证明:1、证人林文欢、 ...
//www.110.com/panli/panli_8994924.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犯和结果犯两种基本类型。行为犯是指犯罪行为实施完毕即达既遂,无须损害后果的出现,因此,在行为犯的场合,只要犯罪行为实施完毕之时即是犯罪追诉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2页。 [4]参见严红兵:《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案经济损失认定三题》,载《检察日报》2002年9月9日。 [5]参见张明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965.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犯和结果犯两种基本类型。行为犯是指犯罪行为实施完毕即达既遂,无须损害后果的出现,因此,在行为犯的场合,只要犯罪行为实施完毕之时即是犯罪追诉 与适用》,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2页。 ⑷参见严红兵:《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案经济损失认定三题》,载《检察日报》2002年9月9日。 ⑸参见张明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947.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 ,在滥用职权罪的界定上,重申了上述《规定》的表述,固然其所认定的滥用职权同样表现为上述《规定》所述的两 于加重法定刑。徇私舞弊,是指谋求私情私利,用欺骗的方式等,违法乱纪,损害国家利益。 除了将徇私舞弊作为滥用职权罪的加重实行行为,我国《刑法》第397条第2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79.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 ,在滥用职权罪的界定上,重申了上述《规定》的表述,固然其所认定的滥用职权同样表现为上述《规定》所述的两 于加重法定刑。徇私舞弊,是指谋求私情私利,用欺骗的方式等,违法乱纪,损害国家利益。 除了将徇私舞弊作为滥用职权罪的加重实行行为,我国《刑法》第397条第2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