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合意对于有体物及其上的物权,受让人可以基于善意取得制度,从无处分权人(vomNichtberechtigten)处取得之。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虽无一般性规定,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不会仅仅因转让而产生债权。盖不存者不与也,于此无适用善意取得之余地。然而有无例外存在呢?德国民法第405条有例外之规定,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7.html -
了解详情
勉为其难。)权利的外形与权利的真实状态一般情况下是重合在一起的,此时善意取得制度与物权行为无因性的适用往往亦重合在一起。但并不排除权利与其外形相互分离的情形。这也正是有 仅能主张无因性。例如甲将其所有A物出卖给乙,但仅依占有改定方式交付,由买受人乙间接占有A物,而由出卖人甲依其与乙的租赁关系直接占有A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88.html -
了解详情
移转所有权的唯一方式。再后来,基于经济生活的进一步发展对交易便捷的需求,占有改定和简易交付等观念交付方式得以认可。不过,无论要式买卖、拟诉弃权或者 交易中善意当事人的利益可依登记之公信力获得保护,而动产交易中的善意当事人则可依动产善意取得制度获得保护);其三,如采物权行为理论,在买卖契约无效或者撤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9.html -
了解详情
可怕的。 三 三种人之间的权利冲突与协调 (1) 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制度 无权处分是善意取得的前提,而善意取得则主要适用于无权处分行为。但是无权处分制度的 在无权处分人与买受人以占有改定方式进行交付时也可以基于此占有为胜原则解决问题。 有学者认为善意取得制度与瑕疵担保责任制度有内在的矛盾。《合同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579.html -
了解详情
移转于买受人,而在观念交付中包括简易交付、占有改定和指示交付,这三种交付方式对期待权的转让也应当适用。具体说来,在买受人转让其期待权时,可以 只要这一合同妨害了自己债权的实现。[10]笔者赞同第四种看法,这种看法一方面体现了善意取得制度的精神,即对恶意第三人不予保护,符合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一般条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0.html -
了解详情
受让人善意取得抵押物的情况下,有一个新问题需要讨论:由于受让人善意取得抵押物,可以对抗抵押权人的追及,抵押权人因而丧失抵押权,对该损失应当如何进行补救?我认为只有 ,应以占有改定的方式移转财产的所有权。而在动产抵押的情况下,并不需要移转标的物的所有权。采用动产抵押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备的动产登记制度。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65.html -
了解详情
以来,由于财产关系和调整财产关系的法律的变化,土地法的独立,民法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发达和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建立等,使得取得时效已无存在的必要;三是认为取得时效与 事实状态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 第二,规定占有状态的推定。对物的占有既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状态,从而不同的占有状态所生的效力也就各异其趣。占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60.html -
了解详情
三人善意取得之物一般仅限于动产。在不动产上一般是不适用善意取得的。因此,用善意取得制度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只是在部分领域起到了保障交易安全的作用,依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为保证交易的迅速进行,物权法上还有简易交付、占有改定、拟制交付、指示交付等补充方式。可见,从经济发展的需要看,交付足以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44.html -
了解详情
房屋转让给丁某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由于丁某知道肖某没有处分权,所以不能构成善意取得。同理,此后丁某与赵某签订的合同也是无权处分,赵某也不能取得 ,那么,动产抵押这一现代融资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担保方式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占有改定在交易实践中的运用以及法律对此种做法的肯定也说明公示并非物权变动的绝对要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97.html -
了解详情
三人善意取得之物一般仅限于动产。在不动产上一般是不适用善意取得的。因此,用善意取得制度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只是在部分领域起到了保障交易安全的作用,依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为保证交易的迅速进行,物权法上还有简易交付、占有改定、拟制交付、指示交付等补充方式。可见,从经济发展的需要看,交付足以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