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从宽处理的幅度上作区别对待。但是,这样处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呢?是否符合我国司法解释所规定的主要犯罪事实呢?第三种观点将主要犯罪事实理解为自然意义上的 成立自首。因为只有行为人如实供述了重罪部分事实,才算符合主要犯罪事实的范围,才能够准确对该类行为定罪和在法定刑升格刑档中选择刑罚。 3、从一重从重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457.html -
了解详情
上,两者却又往往难以辨别,以致于类似行为,在不同案件中得出不同的主观心理状态,从而影响定罪与量刑。譬如醉酒驾车肇事行为,最高法院专职委员黄尔梅指出, ,都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从而排除了第一次肇事行为存在放任的心理状态。不知道这种排除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主观上无疑是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977.html -
了解详情
上,两者却又往往难以辨别,以致于类似行为,在不同案件中得出不同的主观心理状态,从而影响定罪与量刑。譬如醉酒驾车肇事行为,最高法院专职委员黄尔梅指出, ,都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从而排除了第一次肇事行为存在放任的心理状态。不知道这种排除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主观上无疑是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910.html -
了解详情
冤假错案。第三,刑讯逼供违背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要求将嫌疑人、被告人在定罪前推定为无罪,控诉方承担证明责任,控辩双方居于平等地位,法官中立裁判 人员的问话予以回答,也面临着其回答是否“如实”的问题。“如实”的判断标准和依据是什么,又由谁来做出判断?如果侦查人员认为其没有回答或其回答并不“如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13.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行为的规定,也只是一个比较粗略的范围,目前还缺乏法院的判例。国防行为属于国家行为的范畴,但国防行为的范围是什么?有的认为宣战、媾和属于国防行为[28]; 时,在遇到多个规范性文件之间不一致时,其最高或者最后的依据是法律,事实上,其要依据法律对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经过审查,与法律一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69.html -
了解详情
一点,亦即:“”认识“”就是认识者对于所认识者的明白了解。奥地利学者威廉。耶路撒冷曾指出:“”“”认识“”二字在通俗语言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兹取譬喻以明之。 不是,沉默权、自白任意性规则需要案件真相、人权等外在目标的实现和保障作为其合理存在的依据。质疑所谓“”形式理性“”观念翻开美国学者杰克。普拉诺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81.html -
了解详情
下降了90%,而精神病患者在无家可归者的人群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不论最终原因是什么,无家可归者产生了政府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些人一般在公园或 保护乞讨行为,但主张这项权利的论点认为乞讨构成了一种言论,因而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23]这种主张的依据是1968年的“焚烧征兵登记卡案”。[24]该案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36.html -
了解详情
比例下降了90%,而精神病患者在无家可归者的人群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不论最终原因是什么,无家可归者产生了政府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些人一般在公园或 保护乞讨行为,但主张这项权利的论点认为乞讨构成了一种言论,因而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23 这种主张的依据是1968年的“焚烧征兵登记卡案”。24该案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20.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而且可以预测这一趋势还将继续。这一趋势背后的缘由是什么?对于这一趋势应该如何评价?犯罪门槛的下降会给中国的刑法体系和司法实践带来什么样的挑战呢? 了5万元,违法所得数额从5万元降到了3万元。单位犯罪定罪的数额标准也作了调整,由原来是个人犯罪标准的5倍降低为3倍。 2007年4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501.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利和义务。 其二,如何正确理解妨害作证罪的犯罪对象?证人的范围是什么?他人的含义又是如何理解?对于证人的范围,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0条的规定 了。从社会危害性角度考虑,实行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比教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轻,实行教唆行为的人被定罪,而实行犯并没有被定罪的作法显然自相矛盾。因此,笔者的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0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