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侵害犯在刑法中地位的下降与危险犯重要性的相应上升,在相当比例的犯罪中,因果关系成为与刑事责任的认定无关的因素。只要 ,其效果是极为惊人的。在达博(Dubber)看来,努力将自身伪装成传统刑法是现代监控性体制(police regime)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层伪装对于其成功是关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462.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犯罪论体系的完整性也得到保持。 2.肯定/否定判断与相当因果关系理论的否定 前已述及,为确保刑法思维的客观性,客观归责理论建立了正面的检验归责:即 要件补足的认识。但这在方法论上存在根本的错误。例如,有学者认为,对因果关系及刑事责任的确定,应遵循从客观归因到主观归责的分析进路。对因果关系的判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387.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应对其死亡负刑事责任。[4]39 (二)香港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对内地的启示 与香港刑法理论所不同的是,我国内地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侧重于基本哲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英]JC史密斯,B霍根.英国刑法[M].马清升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美]道格拉斯N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730.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个或者部分条件属于原因,从而认定其与结果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确立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因此,条件关系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仅仅适用条件 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页287。 [69]山中敬一:《刑法における客观的归属の理论》,成文堂1997年版,页781。 [70](日)大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60.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没收财产只能没收犯罪分子的非法财产,不能没收犯罪分子的合法财产。众所周知,刑法设置财产刑的目的是要铲除犯罪分子再犯罪的能力。根据立法解释,黑社会性质的 食源性疾患的因果关系与鉴定结论常常争论不休,影响了对犯罪的打击。 2.对于有毒、有害食品的生产者要否追究刑事责任有时引起歧义。虽然刑法规定此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58.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没收财产只能没收犯罪分子的非法财产,不能没收犯罪分子的合法财产。众所周知,刑法设置财产刑的目的是要铲除犯罪分子再犯罪的能力。根据立法解释,黑社会性质的 食源性疾患的因果关系与鉴定结论常常争论不休,影响了对犯罪的打击。 2.对于有毒、有害食品的生产者要否追究刑事责任有时引起歧义。虽然刑法规定此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08.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刑事申诉复查决定书》,认为“被害人林锦森的病情是比较严重的,陈镜泉与被害人的家属均不知被害人的身体状态,再加上没有发现被害人有致死机械性损伤,也就证实 应承担民事责任的关键。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决定了民法上的因果关系不同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刑事责任是法律责任中最严厉的一种 ...
//www.110.com/panli/panli_80787.html -
了解详情
要件的实现,即所发生的事实与刑法条文规定的内容要相一致。具体来说该当性中包括了行为主体、危害行为、犯罪对象、危害结果、因果关系几个要素。 (2) 行为无论是用三要件说或是用四要件说来评价,如果在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刑事责任能力、身份、罪过、目的、社会危险性等方面符合法律规定,就都符合了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698.html -
了解详情
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基本上放弃了这一研究刑法因果关系的传统思路。学者们的研究视野更加开阔,围绕着刑法因果关系在确定刑事责任方面的作用这一核心问题,通过借鉴国外 归责论解决。因而客观归责理论对于解决我国因果关系理论的混乱状态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责任理论。违法性是客观的,责任是主观的,这是大陆法系的传统。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799.html -
了解详情
深刻地改变了当代刑法的内在结构。在传统的刑事责任根据模式之外,新的责任根据模式被不断引入。 哈特认为,根据行为、因果关系与过错这三个标准 ,第286页。 (22)前引⑿,第529533页。 (23)参见赵秉志主编:《刑法学总论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372页。 (24)参见储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