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参加调解 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二)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486.html -
了解详情
,才由法院审理。我国《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 非基于不可抗力或者有正当理由,超过时效期间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雇佣法律关系发生争议,当事向人民法院起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且存在中止、中断的延长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01.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主动提出仲裁申请的情况日益增多。最为突出的就是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拖欠劳动者 解决对策,为相关司法解释的制定工作做好准备。同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两部法律的出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862.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 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 举证责任承担中劳动者首先应当举证证明自己的合法的诉讼主体资格,即自己是与争议案件事实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 其次应举证证明用人单位的行为使自己的人身权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25.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 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 举证责任承担中劳动者首先应当举证证明自己的合法的诉讼主体资格,即自己是与争议案件事实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 其次应举证证明用人单位的行为使自己的人身权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16.html -
了解详情
进一步突出,一方面,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用工随意性大,企业管理不规范,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还相当严重。如有些企业以 调处机制。我国劳动法规定解决劳动争议的渠道是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仲裁委员会等部门的职能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452.html -
了解详情
,给法律适用带来很大困难。还需进一步进行清理和统一。如新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而《劳动法》和《最高人 劳动争议案件和其他民商事案件一样,实行二审终审制,减少当事人必须经过仲裁裁决程序。劳动仲裁实质上就是等同于人民法院的审判裁决,取消仲裁裁决程序并不影响对当事人权利的救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98.html -
了解详情
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80条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劳动 的六十日内做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432.html -
了解详情
。 第十一条 劳动者就终局裁决已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而用人单位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中级人民法院 )因劳动者未参加工伤保险导致工伤保险基金未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三)劳动关系解除(终止)前提下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与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第十八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421.html -
了解详情
,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在部分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存在大量事实劳动关系,使用劳动者的现象非常普遍,但在具体用工过程中,劳动者尤其是季节性、 解释的制定工作做好准备。同时,5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对于构建和谐诉讼模式有着积极作用。但是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3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