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对两个罪名的区别做下简单的分析: 一是行为的方式不同。抢劫罪是由行为人对被害人当面威胁使用暴力,且明示实施。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既可以 交出财物,行为人将当场把威胁的内容付诸实施,强调方法手段行为与目的结果行为的时空同一性,被害人受到侵犯是现实直接的。敲诈勒索罪的威胁不具有紧迫性,行为人往往扬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471.html -
了解详情
的感觉就是民法上取得遗失物要返还而取得遗忘物就不必返还了,这是没有道理的。另一方面,二者如何区分?被害人知道忘在哪里了就是遗忘物,不知道就是遗失物, 第 1 页问:怎样区分寻衅滋事中的强拿硬要财物与敲诈勒索、抢劫罪中的强取财物?张明楷:要区分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敲诈勒索罪,首先得了解我国这种立法的思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448.html -
了解详情
简单地说,本人占有变成所有就是侵占,他人占有变成自己所有就是盗窃。所以最核心的问题是判定财物由谁占有。 这里又涉及一个问题,究竟怎样判断占有。比如, 第 1 页 问:怎样区分寻衅滋事中的强拿硬要财物与敲诈勒索、抢劫罪中的强取财物? 张明楷:要区分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敲诈勒索罪,首先得了解我国这种立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0518.html -
了解详情
的犯罪还有第267条的抢夺罪,第274条的敲诈勒索罪,第239条的绑架罪等,在上述三个罪当中,至少抢夺罪的暴力方法对抢劫罪的暴力具有限制作用,否则, 语义指向分析法 我们在分析刑法文本时,不仅仅要单纯地运用义素分析法分析其他用语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还要运用语义指向分析法分析其他用语和其他句子成分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25.html -
了解详情
恐吓威胁的方法,被害人担心将要或日后会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被迫交出财物,该行为符合敲诈勒索罪的特征。因敲诈勒索罪是数额犯(起点为1000元),故二被告人的 寻衅滋事罪的特征。 第三,从想象竞合犯的角度看,二被告人的行为不宜定敲诈勒索罪。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38.html -
了解详情
简单地说,本人占有变成所有就是侵占,他人占有变成自己所有就是盗窃。所以最核心的问题是判定财物由谁占有。 这里又涉及一个问题,究竟怎样判断占有。比如,一 遗忘物。 问:怎样区分寻衅滋事中的强拿硬要财物与敲诈勒索、抢劫罪中的强取财物? 张明楷:要区分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敲诈勒索罪,首先得了解我国这种立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476.html -
了解详情
恐吓威胁的方法,被害人担心将要或日后会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被迫交出财物,该行为符合敲诈勒索罪的特征。因敲诈勒索罪是数额犯(起点为1000元),故二被告人的 寻衅滋事罪的特征。 第三,从想象竞合犯的角度看,二被告人的行为不宜定敲诈勒索罪。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598.html -
了解详情
恐吓威胁的方法,被害人担心将要或日后会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被迫交出财物,该行为符合敲诈勒索罪的特征。因敲诈勒索罪是数额犯(起点为1000元),故二被告人的 寻衅滋事罪的特征。 第三,从想象竞合犯的角度看,二被告人的行为不宜定敲诈勒索罪。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841.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上也没有抢劫暴力行为,而且没有冒充公安人员,所以被告人于某某的行为不构成抢劫罪,构成敲诈勒索罪。三、人民法院认定事实和证据(一)认定犯罪事实2003年8月 威胁方式,恐吓被害人,迫使其立即交付财物。但两者也存在着区别。区分的关键是否要以当场直接侵犯对方人身的手段来非法侵占其财物,若是如此应为抢劫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678.html -
了解详情
国内的冯军教授接受了上述立场。针对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界限,冯教授指出:两者的区别在于被害人的认识错误具有怎样的产生根据。在民事欺诈中,被害人之所以产生认识错误 罪和利得罪。日本刑法中的盗窃罪、侵占罪、赃物参与罪、毁弃隐匿罪属于财物罪;而抢劫罪(强盗罪)、诈骗罪、恐吓罪(敲诈勒索罪)由于在第1款规定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0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