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罗科斯庞德著:《法律与道德》,陈林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3页。 [5]在各种宗教中,特别是基督教和佛教的戒律最具有这种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田宏杰(1971),女,重庆人,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政法论坛》2006年第2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06.html -
了解详情
被称为是美国土生土长的法学。它在美国法学界中与以庞德为首的社会法学派一起,长期占据着支配地位。 现实主义法学的产生,有其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从社会 人,1987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政治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0年,到英 国兰开斯特大学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559.html -
了解详情
第129至136页。 [⑥]庞德指出,在人类社会早期,法律和道德等其他社会控制方式往往等同,近代以来,法律与其他社会控制方式明显分离,成为社会控制的首要工具。参见 ]拉德布鲁赫著,米健、朱林译,《法学导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 [14]《罗马法原论》(上),商务印书馆199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236.html -
了解详情
的所谓权利,就是指获得社会认可的正当的利益。墨子对权利的阐明,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重要意义。首先,他为近代中国接受西方人的权利观奠定了语言学上和 自食其力的公民。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其一,宪法假定这些人本质上就是不守法、剥削思想严重的人,是专政对象,要通过劳动改造他们;其二,他们肯定是敌人,但是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558.html -
了解详情
德斯鸠,前引书,第163页。罗斯科庞德(Roscoe Pound)曾用的一个类比可视为对孟德斯鸠此种观念的经典反驳,他说:司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的 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21] [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323.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家罗斯.柯.庞德就曾经指出:价值问题虽然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它是法律科学所不能回避的。在法律史的各个经典时期,无论是在古代或近代世界里, 中国商业法研究会与西北政法学院联合主办、西北政法学院法学承办的 经济法的理念与科学发展观学术研讨会在西安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徐孟洲教授坐了《新发展观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088.html -
了解详情
。正如庞德指出的:今后法学思想的道路,似乎是一条通向合作理想而不是通向竞争的自我主张理想的道路。21世纪则俨然是公法的世纪,因为在这个世纪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版,第222页。 [9] 韦德:《行政法》,徐炳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年版,第66 68 页。 [10] 盐野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25.html -
了解详情
74页。 [5]王轶:《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104116页;《民商法学》2005年第2期,第3页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75-76页。 [9] [美]罗科斯。庞德著:《普通法的精神》,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10]汪晖,陈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60.html -
了解详情
知道道路通向何方,我们才能智慧地选择路径。如同法学家庞德所言“在现代法律科学中,最重要的推进也许就是从分析性态度转向功能性态度对待法律。”“着重点 ,法律也是他成名。”[29] 通过对体现其核心法律思想的此书的解读和拷问,希望对促进中国法律文明的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美]A·L·考夫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22.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我们必须结束这个受“现代化范式”支配的法学旧时代,并开启一个自觉研究“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新时代,而中国法学或中国法律哲学努力建构一种“关系性视角” 实是“多代人正义”观念与“一代人正义”观念之间在当下世界结构下的中国中的高度紧张。 [40]关于这个问题,参见庞德:《法理学》(第3卷),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