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法律咨询 查找律师 加入收藏
全文 标题
共找到相关结果约 3146 篇 如果以下信息不适合您您可以点击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可能性, 被害人认识错误仍然能使承诺有效成立, 从而发生定罪与量刑宽容结果。 (2) 行为人方面主观要件。关于行为人对承诺认识条件, 德国刑法理论存在意思表示 面上, 国家法益、社会法益与个人法益是存在冲突, 而且一元论无法对被害人承诺做出评价。三元认为应当将法益分为国家法益、社会法益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07.html -了解详情
得出不同判断结论,对于基于这种承诺而实施侵害行为人来说,不同判断结论将对其实施行为性质产生不同评价结果:是否犯罪行为或者是否可以从轻处罚。而刑法应当 瑕疵,即其承诺是在被欺骗、被胁迫、被强制,或者认识错误情形下作出,则均非刑法有效承诺。因为在这些情况下,同意不是被害人自我决定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34.html -了解详情
得出不同判断结论,对于基于这种承诺而实施侵害行为人来说,不同判断结论将对其实施行为性质产生不同评价结果:是否犯罪行为或者是否可以从轻处罚。而刑法应当 瑕疵,即其承诺是在被欺骗、被胁迫、被强制,或者认识错误情形下作出,则均非刑法有效承诺。因为在这些情况下,同意不是被害人自我决定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37.html -了解详情
它们互相分开。因此,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认识作出决定那种能力。因此,人对一定问题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内容所具有必然性也就愈大;而犹豫不决是以 从刑罚中得到道德启示?答案必定是刑法反映了这样一种受人尊重判断,即被惩罚行为是错误,而人们在形成自己对正确与错误判断时,应该考虑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77.html -了解详情
是否存在刑法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论证。因为在一般的诈骗行为中,错误必须以处分财产为内容。详言之,并非导致受骗者陷入任何性质认识错误行为 交换过程,以达成特定之目的。(32) 由于交换利益与财产权人主观需求有关,因而交换利益是否损失判断,应当结合财产权人主观需求、目的是否得以实现或者是否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7480.html -了解详情
是先争取辨清事态,然后理性分析,最后才形成结论。多元化现代格局瓦解了宏大体系,学术认识和分析(知)意义也许已超过了批判和变革(欲)意义 狭隘界定,也使得人们在寻找风险社会理论与刑法体系之间连接点时做出错误判断。既有的关于风险刑法理论研究,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大多将风险当作是风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462.html -了解详情
能犯行为不可能侵害或威胁任何客体和法益,与法定实害结果不可能形成刑法因果关系;用目的说、结果说分析,结论也一样,所以不能犯未遂行为不应 都不可能构成重复侵害行为,而应当按照主观认识错误理论和实践来对待。同时,这里行为人认识,理应包括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犯罪行为还没有完成这一事实而自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6678.html -了解详情
规定,作用分类法着眼于量刑,而分工分类法着眼于定罪,即在解释为定罪与量刑进行分层次判断提供了可能。因此,采行形式客观说这一简洁、明快之标准并不 正犯与教唆犯之认识错误之事例,亦可得到合理解决。举例分析,例如甲误以为是教唆一个未满14周岁小孩盗窃,实际上小孩已经年满16周岁。按照日本刑法学通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039.html -了解详情
相反应当认为,是姚定荣利用了被害人主观认识错误,假借被害人之手,优越地支配了成乃章死亡因果进程,所以,被告人姚定荣应成立 On Liberty and Other Essays,OUP,Oxford,1991.,转引自谢望原:《刑法承诺之正当化根据及其司法适用》,载《法学家》2012年第2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429.html -了解详情
相对应故意(如杀人罪故意),才是刑法错误问题。{2}(P.112)认识错误与故意是表里关系,对认识错误处理在于解决行为人对于发生结果是否 ,严格来说,是客观构成要件符合性判断问题,而不是认识错误理论所要解决问题。或者说,在客观构成要件符合性成为问题时候,不可能通过适用认识错误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63.html -了解详情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