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都不会对此予以否认;那种在史料运用上完全随心所欲的法律史研究,即使其套用的法学理论如何先进,我也向来反对。但是,由于历史系与法学院 . [14] 俞江. 近代中国民法中的私权理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5] [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编. 传统的发明[M]. 顾杭,庞冠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876.html -
了解详情
初在德国出现了以黑克(Heck)为代表的利益法学,在美国出现了以庞德(Pound)为代表的社会法学和以卢埃林(Llewellyn)、弗兰克 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3-346页。 [14] 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15] [美] 本杰明.卡多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37.html -
了解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凡有关于法律方面问题的争辩,无不显现出儒法二家观点之矛盾。儒法二家思想之不同,在先秦诸子中,固是针锋相对,自汉而后,虽说思想 而功寡。(《算地》篇)。美国法学家庞德(Pound)亦说:法律需要稳定,但不能一仍不变。所以对于法律的思虑,无不集中在努力调和稳定及变化二种需要。[7] .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88.html -
了解详情
。 [5]这是我国哲学家赵汀阳先生在分析我国当代的思想文化领域缺乏智慧的问题时说过的一句话,见赵汀阳:《智慧复兴的中国机会》,载赵汀阳等:《 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序言第33-35页。 [40]在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中,责任、义务、主体等概念对于伦理学和法学这两个道德形而上学的分支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96.html -
了解详情
的教育功能在希腊法哲学中特别突出,然而,此后它仅仅在法律的符号体系内被潜在地维持着(这就是上文所指的法学知识的特殊性)。[130] 事实上,上述隐忧产生的关键在于 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 3.〔英〕昆廷·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下),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4.〔美〕S·E·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33.html -
了解详情
什么标准进行取舍和评价,亦即价值标准问题。美国学者庞德正是在这两层含义的结合中谈论法的价值问题的,他指出:在法律调整或安排背后,总是对各种相互冲突和相互重 》,1997(5)。[20]参见章武生、吴泽勇:《论民事诉讼目的》,载《中国法学》,1998(6)。[21]参见[美]罗新伯格汉斯斯密特:《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35.html -
了解详情
笛卡儿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也称唯理主义)在近代哲学史上建立的最大功绩,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即倡导理性原则,把一切“放在理性的尺度上 丽霞著:《法典编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页。 [②][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曹玉堂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04.html -
了解详情
第129至136页。 [⑥]庞德指出,在人类社会早期,法律和道德等其他社会控制方式往往等同,近代以来,法律与其他社会控制方式明显分离,成为社会控制的首要工具。参见 ]拉德布鲁赫著,米健、朱林译,《法学导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 [14]《罗马法原论》(上),商务印书馆199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8.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自由思想成果运用到社会生活的一个法律部门。所有权神圣、当事人意思自治和合同自由等原则既是经济自由的法律化形态,也是民法具体规则的最高抽象。在近代 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六卷第292页。 [12] 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1页。 [13] 参见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280.html -
了解详情
李玉臻主编:《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22]参见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 [23]《老子第五十七章》。 [24]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3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87页。 [25]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