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于某等人犯抢劫罪均无异议,但对认定是抢劫罪未遂还是既遂,存在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抢劫罪既遂与未遂以是否取得财物为标准,本案中于 只要该行为具备了取得财物或严重侵犯了他人人身权利两者之一的,就可以认为其已经具备了抢劫犯罪构成全部要件从而构成既遂。本案中,于某等人欲抢劫财物,将姚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236.html -
了解详情
具备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而是着眼于犯罪未遂与既遂在构成要件的具体内容方面的不同,强调犯罪未遂不具备犯罪既遂的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4](p111)辩护者在此 危害结果是多个时,究竟以哪个结果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论者对此语焉不详。仅以抢劫罪为例。其行为客体所遭受的危害即事实结果就不止一个,它就存在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745.html -
了解详情
罪的既遂与未遂,他又写道:既遂与未遂之分乃以他人之物是否已在行为人实力支配之下为标准。[ 2 ] ( P1265)之所以强行要将抢劫未遂的情形提高到抢劫既遂的程度加以认定, 盖源于中华民国的刑法对犯罪未遂采取量刑的得减主义原则有关。但抢劫罪本以是否劫取到财物为标准的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65.html -
了解详情
罪的既遂与未遂,他又写道:既遂与未遂之分乃以他人之物是否已在行为人实力支配之下为标准。[ 2 ] ( P1265)之所以强行要将抢劫未遂的情形提高到抢劫既遂的程度加以认定, 盖源于中华民国的刑法对犯罪未遂采取量刑的得减主义原则有关。但抢劫罪本以是否劫取到财物为标准的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71.html -
了解详情
种观点主张以是否侵犯了人身权利作为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一方面夸大了人身权利这一客体的意义并错误地把它与既遂未遂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又忽略了抢劫罪是 和放弃犯罪的起因而对量刑有意义,却不应影响到放弃犯罪的自动性的成立及犯罪中止的认定。从司法实践看,尤应注意对在轻微不利因素场合放弃抢劫犯罪的定性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283.html -
了解详情
种观点主张以是否侵犯了人身权利作为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一方面夸大了人身权利这一客体的意义并错误地把它与既遂未遂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又忽略了抢劫罪是 和放弃犯罪的起因而对量刑有意义,却不应影响到放弃犯罪的自动性的成立及犯罪中止的认定。从司法实践看,尤应注意对在轻微不利因素场合放弃抢劫犯罪的定性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281.html -
了解详情
种观点主张以是否侵犯了人身权利作为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一方面夸大了人身权利这一客体的意义并错误地把它与既遂未遂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又忽略了抢劫罪是 和放弃犯罪的起因而对量刑有意义,却不应影响到放弃犯罪的自动性的成立及犯罪中止的认定。从司法实践看,尤应注意对在轻微不利因素场合放弃抢劫犯罪的定性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40.html -
了解详情
的处理原则量刑。这种解释不但没有正确理解本罪的客体,而且将基本犯的犯罪既遂与结果加重犯的犯罪既遂混为一谈,实不足取。 另外,笔者想谈及这样一个问题 处罚。普通抢劫罪既遂的标准一般是被害人是否丧失对财物的占有,因此,笔者认为,在上述1) 、2)和4)三种情况下,行为人的行为应当被认定为抢劫罪之未遂,而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14.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这种做法明显不当。其一,明明存在盗窃4000元财物既遂的情形,却要认定为盗窃未遂,违背了事实与常理。其二,一方面认为盗窃数额特别巨大是加重的犯罪构成 种观点则认为:《刑法》第263条基本情节规定的一般抢劫罪,应以是否劫得财物为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加重情节规定的情节加重犯和结果加重犯,应该具体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35.html -
了解详情
显然忽视了行为人主观恶性,会出现罚不当罪的结果。因为,如果将未能获得数额巨大的财物以普通抢劫罪论处,那么行为人还具有普通抢劫罪未遂的从宽处罚情节。因此,在行为人主观 ,实践中对于经济犯罪之犯罪既遂、未遂的认定应当遵循如下原则和理由进行认定。 (一)犯罪既遂、未遂的认定 犯罪既遂的标准是立法对犯罪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