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犯罪构成要件设置过程中,立法者已掺入社会危害性的考量,在司法认定过程中,犯罪构成则为司法者判断的唯一规格,不宜再以但书规定为由对其社会危害性程度再作 在于,对于分则缺乏罪量规定方式的行为犯、危险犯等情形,应如何区分犯罪与一般违法,或者说是否有司法区分之余地?笔者认为,在我国,刑事违法与一般违法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24.html -
了解详情
只能在民事诉讼中才有斟酌和适用的余地。比如,婚姻缔结或解除行为是否适用民法总则以及如何适用民法总则问题。此问题,大大苦恼了民法学者,尤其对研究亲属 是否成立以及何时成立,既涉及到婚姻性质的判断,也涉及到不同时期财产性质的认定。对此,行政诉讼怎么能够介入?(5)完全因户口登记错误引起的婚姻登记错误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11.html -
了解详情
凡同时具备这两个特征的,无论控制的手段是招募、雇佣、引诱、容留等一般性组织行为,还是暴力、胁迫等强制性组织行为,抑或是指挥、策划等领导性组织行为,都可以认定为本罪构成的组织。 2.如何理解本罪构成中的违反治安管理活动?本罪所指的违反治安管理活动是否仅限于刑法条文列明的盗窃、诈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78.html -
了解详情
的有形力量,包含通常所说的胁迫、麻醉的方法。这种对绑架方式的狭义的严格的解释是应当赞同的。在这个意义上讲,使用欺骗的手段不能构成绑架罪。但是在实际 借机向有关人员勒索财物的情况。对于这样具体的事例是否应当认定为绑架罪存在着争议。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欺骗如何理解?如果(1)行为人只有使用欺骗方法而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33.html -
了解详情
。评析:笔者赞成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首先,本案不构成绑架罪。绑架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胁持他人或者使他人处于自己的实力控制之下, 与陈某的借贷关系实际取得了财物。至于被害人最初是否占有财物、对所占有财物的方式如何,不影响抢劫罪的认定。关于抢劫罪对夺取财物的当场性,一般认为,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175.html -
了解详情
明示列举的方式规定了抢劫罪的八种加重刑构成,其中第七项为持枪抢劫的之规定。那么,作为抢劫罪之加重情节的持枪抢劫,是否只限于持真枪抢劫?换言之,其是否 抢劫与持真枪抢劫具有同样的危害性。那么,以上论者的第一点理由(巨大胁迫说)又当如何理解?对此,主流的观点认为,刑法之所以将持枪抢劫列为加重刑抢劫罪的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73.html -
了解详情
劫犯罪分子在着手实行抢劫过程中,对被害人的人身权利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加以侵犯,不论财物是否到手,均构成抢劫罪的既遂;只有既未抢到财物,也没有伤人 前阶段的枪劫中止行为是相互独立的,故应认定为两个罪名。而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的批复》第2款“行为人实施枪劫后,为灭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055.html -
了解详情
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行为或立即实施这些行为相威胁。那么,是否无论情节轻重只要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就构成转化型抢劫罪呢?对此,《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 的目的条件与行为条件。本案正确定性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转化型抢劫罪中当场的含义,也即如果将赵某实施的故意伤害行为认定为与先前实施的盗窃行为属于同一时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38.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另一方面也是其为实施敲诈勒索刘某的准备行为。 其次,章某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的客观方面通常表现为以暴力加害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或者以将要 可能逃脱,笔者认为对此种情况只要嫌疑人拿到钱,就应认定为敲诈勒索既遂,否则会造成犯罪嫌疑人是否逃脱成为敲诈勒索犯罪既遂和未遂的标准。 专家观点: 绑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189.html -
了解详情
摘要追求公正、公平,是人民法院的灵魂。人民法院担负着大量的民商纠纷案件的审理工作,如何运用法律,把握立法精神,确保案件的公正、公平性,是很重要的。笔者就民事 主张,即自始绝对无效,如果违法行为程度较轻,且其是否欠缺有效条件必须经当事人提出请求方可认定 ,则属于可变更、撤销的民事行为。当事人请求变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