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数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 ,当事人不服行政仲裁裁决而提起的诉讼也不属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3、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对有关的权属争议不作为,同时又要求人民法院直接解决该权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25.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早期中立评估、微型审判,但不局限于这些方式;(4)ADR不仅可适用于行政裁决过程,也可以适用于行政规章制定过程;(5)授权在联邦政府的行政过程 提供给当事人,以避免用裁判的方式来解决民事纠纷,并减少案件的上诉率。 [3]行政过程中ADR的立法和制度实践,是美国行政程序领域的一个重大改革。这一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86.html -
了解详情
要重新通过当事人双方的举证、法庭上的质证和认证等一系列程序来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分清是非责任,才能最终解决民事纠纷。所以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根本无法实现 由人民法院执行,职责明确,有利于生效裁决的及时执行,从而有利于保护被害人的民事权益。三(一)行政赔偿诉讼从上文学者们对于我国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8.html -
了解详情
之所以是法院,是由它适用司法程序决定的,法院是外在的,而程序是内在的。我们暂时不必说司法程序包括哪些要素或内容,仅从它对解决法律纠纷的重要作用看, 似乎已昭示人们认识这一点。从世界范围看,司法权从裁决普通的刑事、民事纠纷到审查、裁决立法行为、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并进而成为“最终”的权力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87.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的职权行为。对于该问题,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亦不一致。如关于行政裁决,有的规定当事人不服裁决,应以作出裁决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1]这一 乡(镇)人民政府调处的民间纠纷的通知》第3项之规定作出裁判。对于行政机关登记、认定一类的行为,一旦日后发生争议,仍可以通过民事诉讼加以解决。解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03.html -
了解详情
的代表机构不具有诉讼主体资格的,涉及代表机构的纠纷案件应由外国企业作为当事人参加诉讼。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和《 人民法院应当告知该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解决;该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坚持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在受理后应当判决驳回其诉讼 ...
//www.110.com/fagui/law_22672.html -
了解详情
补助金等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将一裁终局的范围限定在了一个过窄的范围内,不利于劳动争议的快速、高效解决,继续发生前文所述农民工历时二年追索工伤责任 所述的农民工工伤纠纷案为例,农民工已经进行了工伤认定的前置行政程序,进行了劳动能力鉴定,最终又经历一裁二审程序,较一般的民事纠纷,付出了更加艰辛的代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888.html -
了解详情
的监督性而不能积极深人行政法律关系(甚或民事法律关系),则难以有效确定当事人间的法律关系,从而难以实现当事人通过行政诉讼解决纠纷的初衷,也难说保护了行政相对 判决的适用范围。笔者认为,基于行政诉讼的特性,以下领域可以适用变更判决:一是被诉行为系羁束行政行为或裁量收缩至零的裁量行为;二是行政裁决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45.html -
了解详情
,则办理手续同上。 14、哪些房地产纠纷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 答:因落实政策而引起的房屋纠纷,应由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解决。 因行政指令而调整划拨、机构撤并等 拆迁人与被拆迁入对拆迁补偿、安置等达不成协议,由批准拆迁的房屋主管部门裁决,仍不服此裁决,可以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公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606.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问题的基本涵义,界定讨论对象的范围,并揭示二者之间存在交织糅合的区域,即法律适用或混合问题。关于区分的知识理论皆由此生而用于此。第二部分着重讨论能否从 特殊以至不大可能重现,对其适用法律就几乎没有类推到相似案件的价值,而仅具有解决个案纠纷的意义,则应将该法律适用当作事实问题。例如,公路与铁轨在很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2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