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警罪的罪名、罪状和法定刑。对日本《治罪法》的上述规定,黄遵宪首次从学理上逐一作了注解(注:参见黄遵宪:《日本国志卷三十·刑法志四》、《日本国 笺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比附的理由时,他对比附援引的弊端进行了精辟透彻的法理分析,指出比附有三个弊端:第一,“司法之审判官得以己意,于律无正条之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66.html -
了解详情
劳务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不宜由劳动法调整,对此,笔者不敢苟同。{29}该文的分析思路是沿着合同效力理论来展开,在笔者看来,此种思路较调整对象思路要科学的多 。而市场体制下以雇员为核心的制度客观上有严重的书面合同倾向,书面合同之表述对于作为事实的劳动关系认定极为重要,从法理逻辑来看,有因果颠倒之疑惑。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7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实证主义具有实证主义一样的特点,都反对形而上学的思辩方式和寻求终极原理的作法,反对法理学家试图辩识和阐释超越现行法律制度之经验现实的法律观的任何企图,试图 是不可知的,法律的价值是无法判断的,法学的任务只是从现象上认识法律,对实在法规范进行分析、加工整理。进入20世纪、尤其是二战之后,实证主义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947.html -
了解详情
的小注[9]或条例者[10],可以推定其代表着官方的认可态度,具有示范性,以其为分析蓝本,可以避免或减少如一般刑案中关于比附正确与否的争议。 本文将以比附为主线 均衡的把握上,而之所以不直接在引用正条的基础上修改刑罚,乃是因为从传统法理上讲,刑罚的变更需由皇权掌握,臣属只能议罪,具有守法之职的臣属最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21.html -
了解详情
列举了公民成为法官可能性条件,同时也把这些条件视作对不合条件者的限定,因而在法理上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成为限定条款或限制性规定。这种法律规定方式,实质上采取 办法是:被选中的候选人要接受心理测试,测试的内容包括个性、品德、智商及分析能力、工作态度、抗压力和社会技巧。成绩最好的前100名候选人可以进入挑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29.html -
了解详情
之内的可能,但这种考察仍然是以证人负有出庭作证的义务为前提的。 关于在法理上应该把证人定位为当事人的证人还是法院的证人,是一个与诉讼审判的结构密切 制度中的性质或位置描述为当事人的或法院的证人了[15]。从本文关于我国证人出庭作证现状的描述分析中可以看到,现实的民事诉讼中证人确实非常接近于当事人的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06.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诉权尚未分化,诉实际上包含着现代法理上的实体法上的请求权和诉讼法上的诉权的双重性质。随着民事实体法和民事诉讼法的逐渐分离,在民事诉讼法领域因而提出 私法上的请求权的延伸,因此公法诉权说主要从诉讼法的立场上分析诉讼问题,重在强调诉讼法的独立性。其中,抽象的公法诉权说彻底抛开私法观念的束缚,认为诉权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21.html -
了解详情
,思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的法院调解制度改革新路径。 一、法院调解制度价值与功能的法理分析 任何制度的设立与健康存续都需要理论内核的强力支撑。这种理论内核依靠制度 了边区政权的继受性,极大地巩固了新政权的民主基础。法院调解制度从根源上坚持了早期调解工作的便民方针、反映了调解观念的平民取向,继承了行为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725.html -
了解详情
深入探讨,但对于法律观点指出义务则研究者寥寥。[2]本文以德国民事诉讼为中心,拟从法理、规则与判例三个角度,就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的法律观点指出义务予以考察 释明制度在我国得到了广泛认同,并为相关司法解释部分采纳。[40]就目前学界的分析来看,多数学者认为释明的范围仅限于事实问题,而不包括对适用法律的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06.html -
了解详情
创建新法律制度, 其成本投入是相当巨大的。事实公司和禁反言法理是美国普通法上的特有的理论, 它们将尚未获得注册证书的组织体赋予其法人格, 》,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第319 页。 [12] 钱弘道:《法律的经济分析工具》, 载《法学研究》2004 年第4 期。 [13] 救济机制的收益目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