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有无法定或者酌定从重、从轻、减轻处罚以及免予处罚情节;其他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只有全面收集上述证据材料,才能更加清楚地查明案件 杀人、故意伤害和抢劫这几类多发性案件为例,和大家简要地分析一下刑事案件的基本证据及其规格问题。依据现行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故意杀人、故意伤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481.html -
了解详情
正义要求的。(一)要熟悉实体法搞好刑事辩护的基础、前提是熟悉实体法。实体法也就是刑法,与刑法有关的各种司法解释,立法解释,刑法修正案等等。实体法就是关系到罪与 这都是实体法所要解决的。1.有罪、无罪刑事案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有罪和无罪。刑事案件所有的问题就是两个字:“有罪”和“无罪”。无罪当然皆大欢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7471.html -
了解详情
立案难、案件久拖不决等现象屡有发生。因此,笔者就内幕交易罪主体、定罪情节与侵权责任构成的关系予以论述,以供司法机关制订内幕交易行为民事赔偿司法解释时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所谓的内幕信息知情人主要包括7类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3297.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作出是否没收的命令,并不考虑定罪与否。[12] 三、判决前财产没收程序的立法原因 (一)规定判决前的财产没收程序是刑事立法体系科学性的内在要求 首先,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中涉案财产处理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也未构建系统完备、操作性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761.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2010年2月8日发布的《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指出:被告人案发后对被害人积极进行赔偿,并认罪、悔罪的,依法可以作为酌定量刑情节 ,我国的司法实践却习惯于将预防刑情节也作为法定刑升格的条件。 例如,1997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36.html -
了解详情
,人们对金钱数额的感受各不相同,因此在刑事司法的尺度上不能追求绝对的统一,为解决刑法适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司法解释赋予了各地区高级人民法院具有根据本辖区的 权的范围内,宽严相济,从宽出发,对刑事案件作科学合理的处理。因此,原先学术界对于量刑原则的研究与论述、解释与概括,其正确性只能是相对的,随着时间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54.html -
了解详情
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该如何选择适用,如何衔接,以及提出尽快修改刑事诉讼法的连锁反应问题。 一直以来,辩护权向一审后阶段的延伸几乎被忽略了。从下面的司法解释 瑕疵和不利后果 在对抗制国家,虽然从来不排除自行辩护,而律师辩护渐渐在刑事案件中必不可少,而辩护权的保障重点甚至进一步朝确保被追诉人获得平等、有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5.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排除规则只存在于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中,而没有在刑事诉讼法典中得以确立,在法律渊源的形式中效力偏低,与非法 性原则,羁押也没有独立的法定理由,羁押的条件等同于逮捕的条件,通常一旦羁押,就要等到案件结案为止。因此,在我国确立解除羁押措施更具有紧迫性。 解除羁押措施适用的主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884.html -
了解详情
、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故而对案件提起公诉的标准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从字面意义上理解,这与定罪的证明标准相同, 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有逮捕必要的。根据有关司法解释,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第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91.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 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1期。 [27]实践中这种现象还不少,如在一些司法解释中将被告人是否接受行政处罚或接受过数次处罚作为入罪标准,对此类情节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