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的职务犯罪案件,由于侵害的是公众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且公权具有不可让渡性,这类犯罪亦不能适用刑事和解程序结案。 (三)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 刑事 一证明要求与我国侦查终结、提起公诉和判决有罪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四)刑事和解的提出与受理 和解的提出,应由当事人及其各自的诉讼代理人或检察机关提出。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9.html -
了解详情
罪,于2005年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实行独任审判。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被告人A及律师到庭参加了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南京市江宁 ,最终南京刑事律师庄荣华促进双方和解、谅解,并积极与承办检察官沟通,最终检察院做出不予起诉的决定。 至此本案终结当事人非常满意案件结果。附取保候审决定书 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783.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纠纷的方法、机制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民事诉讼程序也随之而发生转变。二、公力救济社会需要稳定,否则便要消散和瓦解。而纠纷具有损伤甚至破坏社会安定的 无故不履行调解或和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将纠纷交由法院作出最终的解决。但和解与调解毕竟有所区别:调解是当事人在无法和解的情况下所寻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160.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一审判决【裁判要点】民事案件二审期间,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人民法院准许撤回上诉的,该和解协议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制作调解书,属于诉讼外达成的协议。一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2条第2款规定进行审查,即审查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以及决议内容是否违反公司章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732.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一审判决 【裁判要点】民事案件二审期间,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人民法院准许撤回上诉的,该和解协议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制作调解书,属于诉讼外达成的协议。一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2条第2款规定进行审查,即审查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以及决议内容是否违反公司章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5453.html -
了解详情
在于:首先,性质不同,三者分别隶属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其次,检察机关在诉讼中的权利义务以及具体的诉讼程序方面均存在不同之处。如检察机关在 国家对此仍持谨慎态度,严格限制检察机关介入民事诉讼,以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但总体上来看,民事公诉案件的范围呈扩大趋势。 第三章 我国建立民事公诉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455.html -
了解详情
,一是应当合理限制可审前返还的情形,尽量由当事人通过民事诉讼程序主张权利;二是改革审前返还程序,降低返还错误的可能性与疏通救济途径;三是对民事 决定返还涉案财物,利害关系人对此不服的,可提起行政诉讼,但此问题已不属刑事诉讼程序的讨论范围。 对于案件需要移送审查起诉或提起公诉但涉案财物不需要在法庭出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570.html -
了解详情
。第十三条 办案机关对拟开展刑事和解工作的案件,应先行审查以下内容:(一)案件是否符合侦查、起诉条件。公诉案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 收到撤销案件决定书后七日内通知公安机关重新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第三节 审查逮捕、审查起诉阶段第二十四条 双方当事人要求检察机关参与主持、协调进行刑事和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561.html -
了解详情
逮捕等羁押措施。这对有效追惩犯罪无疑是有益的,但却可能侵犯被羁押者的基本人权,也会使诉讼程序的正当性受到质疑与损害。因而,从人文关怀和节约 社会、修复被犯罪行为破坏的社会关系提供了制度条件。具体的程序设计如下:先由检察机关对可能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包括侦查机关建议从宽处理以及当事人之间已有初步和解倾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82.html -
了解详情
提供救济渠道。在大陆法系国家,起诉裁量权是实现协商的重要措施,但对于缓起诉、不起诉、暂时中止诉讼程序等措施,当事人(尤其是被害人)也有启动正常诉讼程序 需要,并且作为一项改革措施和政策要求,一定范围推行了体现协商性的刑事和解的做法。这是被害人作为一方当事人参与协商的基本形式,就其对被害人主体地位的回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0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