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部门上述行为并未得到有效遏制,究其原因,除了执法环境等客观因素外,司法工作人员对本罪的认定尚存分歧,也是造成此类犯罪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打击的重要 不作为的滥用职权犯罪。如果刻意强调徇私舞弊这一必要的客观行为,势必导致对该罪的查处不力。基于此,笔者认为,凡行政执法人员故意不移交刑事案件,情节严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858.html -
了解详情
外延上不周延性。为了防止犯罪分子逃脱法网。新刑法典又保留了原刑法规定的普通玩忽职守罪,以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为其基本 ;(2)个人贪污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3)个人贪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32.html -
了解详情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条文可拟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过失犯前款罪,情节严重的,处;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具体法定刑幅度后文详述)。 其次,以犯罪主体 解析,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0]现行刑法中第397条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第432条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的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380.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条文可拟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过失犯前款罪,情节严重的,处;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具体法定刑幅度后文详述)。 其次,以犯罪主体 构成解析,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⑽现行刑法中第397条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第432条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的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365.html -
了解详情
的罔顾事实随意网罗诽谤罪名等诸多问题至今仍值得深思。 这里,特别要强调指出的是,在对诽谤罪的认定上,必须将事实与评论即事实陈述与合理评论(公正评论) 的诽谤案主要不是法院审判过程中出现问题,而是政府官员(尤其是地方一把手)与警方联手滥用公权力制造冤错案件,即进行权力造罪。在这种情况下,寄希望于法院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42.html -
了解详情
的罔顾事实随意网罗诽谤罪名等诸多问题至今仍值得深思。 这里,特别要强调指出的是,在对诽谤罪的认定上,必须将事实与评论即事实陈述与合理评论(公正评论) 的诽谤案主要不是法院审判过程中出现问题,而是政府官员(尤其是地方一把手)与警方联手滥用公权力制造冤错案件,即进行权力造罪。在这种情况下,寄希望于法院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33.html -
了解详情
是以财物形式出现,还是以财产性利益形式出现,抑或表现为非财产性利益,不影响受贿实质的认定。时下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所谓性贿赂就真实地反映了受贿罪的这 一个情节。除此以外,受贿行为本身的手段、情节、社会影响特别是对公务行为的廉洁性的损害程度以及受贿人本身的人身情况,都应当成为对受贿罪论罪科刑应当综合考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80.html -
了解详情
酌定从轻情节等。借用台湾地区刑法第57条对于刑罚之酌量的要求,对于案件特殊情况的认定也应该:以行为人的责任为基础,并审酌一切情状,尤应注意下列事项: 63条第2款规定了虽然不具备法定减轻情节,但如果具备某种特别的酌定从宽情节,使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或者明显减低时的减轻处罚。显然没有将特殊情况限定于政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54.html -
了解详情
。如英国法律委员会(LawCommission)1989年发表的刑事法草案第20条第(1)项规定:只要没有特别的规定,对除了主观性要件的所有的犯罪成立要件,若不存在至少 行为人对延误投递邮件的行为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故意和过失,对危害结果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 7。第397条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93.html -
了解详情
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或许是受到原告选择被告的诉讼策略限制,法院的确应当秉承不告不理的原则,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依职权追加被告,也可以对原告行使释明权,以 适用该法中有关一人公司的规定,特别是在否认其法人格时,完全可以适用第64条,起码在最高人民法院并不赞同下级法院有关人格滥用情节的认定,转而留意于关联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4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