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过失而不知其实者,不在此限”。普通法系国家没有表见代理的概念,与之相似的称为不容否认的代理,其认定规则是:当本人提供‘信息’,并且第三人有理由相信 ,而实践中又偏离单一要件说,倾向于双重要件说,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背离在现代民法中日益凸现。单一说从相对人角度出发,双重说则侧重于保护本人,而对当事人之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256.html -
了解详情
人因过失而不知其实者,不在此限”。普通法系国家没有表见代理的概念,与之相似的称为不容否认的代理,其认定规则是:当本人提供‘信息’,并且第三人有理由相信 ,而实践中又偏离单一要件说,倾向于双重要件说,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背离在现代民法中日益凸现。单一说从相对人角度出发,双重说则侧重于保护本人,而对当事人之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398.html -
了解详情
物权合意(Einigung)。合意是指民事权利主体创设、移转、变更、废止物权而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该概念是德国民法专门创造的,目的在于将它与债权法上的合同( 取得的情况下,才有适用余地。如动产占有人是仅仅是借用人;不动产登记薄中,登记错误或当事人自愿把自己购买的土地登记在他人的名下,如父母购买的土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0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在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向另一方当事人支付的一定数额的款项。 从上述的概念可以看出,违约金应当是在合同中预先约定或者法律明文规定的,但是在运动员转会合同中并 以降民法上的所有权,系以物为客体,指私的所有权。 我国民法学著名学者王利明教授也认为所有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对其物实行占有、使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645.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是要解决物权标的虽然未发生被他人侵夺占有的情形,但他人却以对标的物的直接侵害等方式妨碍物权行使,从而引起的物权保护问题”[26].当然,当今社会,人与人 享请求权。这样处理,有利于在一方恶意放弃请求权而造成对方被动时寻求妥当的解决方案。但此时仍有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在这两项请求中是否存在孰先孰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95.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台湾民法944条即规定了“占有人,推定其为以所有之意思,善意、和平及公然占有者。” [9] 至于不动产,学者认为不动产被第三人无权占有的情形, [20]《法国民法典》第1599条规定:“就他人之物所成立的买卖,无效”, 该条款不论买受人为善意或恶意,均规定无权处分合同无效。 [21]崔建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16.html -
了解详情
,在罗马法的复兴过程中,罗马法的法权原则及其具体规定起了重要作用,但起根本作用的是罗马法的身份规定。几千年来,我国的民法落后了,主要症结也在身份 外,罗马法另有两个表示人的概念:caput和personaCaput原指人的头颅或书籍的一章。罗马早期,只有家长可在户籍册上占有一章,家属则名列其下当时只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09.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界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只有法律条文所表达的含义,不存在一个立法原意,认为立法原意是根本无法把握的一个虚构的概念;有的认为,虽然存在立法原意,但法律解释 遵循的一项特有原则。在民法解释中,当一项利益难以确定归属时,应当平衡考虑双方的利益,然后根据最先取得、实际占有等原则来确定归属。但在行政法乃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3.html -
了解详情
虽然很好地弥补了上述前两种观点的不足,但是,单纯以列举的方式来讨论金融诈骗的概念,注定是要挂一漏万的,金融诈骗的犯罪手段决不仅仅是“虚构事实或隐瞒 道德原则由是被立法明文规定下来并由此成为整个市场经济活动中都必须恪守的一项法律基本原则,在我国的法律渊源表现为民法通则的第四条。就其宗旨乃为维持某种秩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40.html -
了解详情
承担呢?在本文中,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无效合同的认定 (一)无效合同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无效合同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在内容上违法了法律、 性,是指合同内容违反了社会公共秩序或社会道德从而损害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具体分析,社会公共利益即传统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它体现了全体社会成员的最高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8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