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方略,是人类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重要环节。法治不仅是一种理性的办事规则,而且是一种理性的法律精神,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其体现了执法的指导 对积累的材料和经验进行总结,使之成为系统化、理性化的理论,以指导检察工作。 3.提高综合素质。一是提高交往素质。法律技术和法律知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29.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拯救的姿态与理路,所蕴涵的问题意识在于批判能动司法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法律修辞;法律解释;法律决断论;主体选择论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现在 法学家的观点中似乎暗含着一种去法治化的情绪,而这种去法治化的理论一旦与所谓能动司法的理念结合,法治就会走向虚无。 一、法律决断论与主体选择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861.html -
了解详情
和文化传统,对侦查的属性、目的及应然模式的认识和观念。作为一种观念系统,它是一国侦查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也是侦查实践运作 ,2005.3. [23]中央政法委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61. [24]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84.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是发明法律,认为意志之上有一个更高的标准。通过以上论述,作者从根源上向实践中新意志论的理论基础提出挑战,进而认为法律是理性和意志的复 法治社会构建的社会基础。1996年春,中国领导人选择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目标,如何实现法治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次年,作者发表《社会优位理念与法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182.html -
了解详情
还应当继续予以保留,刑法学界对此不无争议。今天看来,这场争论无疑为死缓制度的存在及完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刑法学研究的发展 ,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新刑法典顺应时代的要求,贯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和多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64.html -
了解详情
模式。对于协商模式,着重分析了其与博弈、民主、法制化等诸多概念的内在关联;对于诉讼模式,则在性质、争讼双方、居间裁判机构等方面 比较 类别 项目 央地法律规范制定过程中的协商 央地法律规范实施过程中的协商 理论基础 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和现代法治理念 性质 非制度性协商 制度性协商 地位 辅助地位 主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79.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载《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第6期,第15页。在文中,作者认为,宪政意识是宪政制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包括三个方面:(1) 历程中的一座丰碑,因为这次修宪正式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想和追求载入《宪法》。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267.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作为实体正义问题,并认为实体正义不属法治理念的一部分。另一种法治概念是“权利”的概念。在他看来,法治的权利概念在不少方面比规则本本概念有雄心, 与法制现代化》第五部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王家福、刘海年主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科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李步云《走向法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59.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必须对解决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惟此才可能对以往的理论有所突破,才可能推动制度创新。二是法治建设应注意吸收法学研究成果。要把成熟的 执政这个核心和关键,始终紧紧围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宏伟目标,把坚持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与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统一起来,做到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1.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法学著作基本上属于教材或工具书。第五,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或法理念问题虽已经应松年教授等提出,但在当时并未引起学界的充分关注,提倡者本身也并未在以后的行政法学研究中 前引①许崇德书,第1页以下;前引①胡建淼文。董必武:《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4页。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