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将职务犯罪定义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共财物、收受贿赂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破坏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或者国家机关正常管理活动的 职务犯罪致使国家司法权无法充分发挥作用,造成了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后果,极大损害了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国际形象。因此,联合打击职务犯罪、追回境外财产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949.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分则关于具体犯罪的规定中,有关于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规定,这些规定对于认定犯罪具有重要意义。这里应当指出,在刑法分则中没有规定罪量要素的犯罪,并不 损失。(12)刑法第168条(修正)规定的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的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1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83.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十三条行政机关认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应当书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得公开之 条规定,法院既可以对事实即主要证据是否充分进行审查,也可以对行政机关是否滥用职权进行审查。政府信息对公共利益的影响之评估相比一般行政行为更加具有难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83.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滥用职权罪特征;第三种观点认为,构成妨害清算罪。理由是:被告人转制过程中违背如实申报义务,隐匿资产,其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应认定为 的确定》,http//www.sinolaw.net。 4龚培华、王立华:《贪污罪对象认定中的争议问题研究》,《法学》2004 年第12 期。 5参见《中华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91.html -
了解详情
电力委员会的决定。经过对该委员会颁发的许可命令的审查,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认定 ,该委员会没有考虑所有受到潜在影响利益以及可能的其他备选方案。法院把争议发 可以将不公正主持程序和裁决的行政行为人排除在行政程序之外,从而限制行政主体滥用职权,消除行政相对人对程序结果不公正的怀疑,维护行政 权力的公正性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684.html -
了解详情
所获得的权益,就应当属于合法权益。 [8]国家赔偿责任是救济责任、弥补责任,有损害的事实就应当有赔偿的责任。这一点,与行政诉讼制度不同,行政诉讼是司法审查程序 。因为是否属于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形,是由司法机关自己认定的。由于程序上认定主体的自我性,即便是滥用职权作出不认为是犯罪的决定,我们也无法从程序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736.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上有观点认为,监管人员指使被监管人殴打或者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宜认定为虐待被监管人罪的间接正犯。 [49]按照这个逻辑,司法工作人员指使联防队员对 ]身份者实施犯罪的处理 非国家工作人员教唆国家工作人员实施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等犯罪行为的,定罪量刑通常不存在特别的问题。理论上认为,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69.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状态,更不可能在犯罪既遂之后,因为行为人主动或者被动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损害)的行为,而消除行为人已经实施的既遂行为所应负的刑事责任。从这个角度 立案时为准还是一审判决时为准的争议都不符合刑法的基础理论。 当然,在依法认定李某构成滥用职权罪的基础上,李某个人退赔弥补国家损失,国家损失得以挽回,这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99.html -
了解详情
公正审理的;(3)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影响案件主要事实认定的证据,请求人民法院调查收集,有关审判人员故意不予收集,导致裁判错误的;( 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从而就其损害予以赔偿的制度。从目前我国国家赔偿立法来看,给予实体性救济的仅限于三类作为违法行为即滥用职权的显性违法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1.html -
了解详情
概括含义加以涵盖,但至少可以认定,凡是以人为方式影响证券市场价格之形成者均属之。”目前,较为合理的操纵证券市场定义是:利用资金优势、信息优势或滥用职权手段,人为拉高、压低或维持股价,诱使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以获取利益或者减免损失,转移风险,损害相关投资者利益,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94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