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是否实行终了为标准,将犯罪未遂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这种标准看似简单明了,但其自身建立的标准是什么,却引出了不同认识。在八十年代初, 实践中也同样如此。除了能更好地解释间接故意犯罪没有犯罪未遂的依据外,在《刑法》分则中,大量犯罪的构成要件以达到较大数额或具备其他严重情节为必要,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353.html -
了解详情
构建我国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刑事非法证据是否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司法界争论激烈的个问题。对刑事非法证据如何 可见,我国立法对非法取证行为持否定态度,但是,什么是非法证据,非法证据能否作为定案根据应否排除的问题,《刑事诉讼法》没有作出明确、具体规定,只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74.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 刑事非法证据是否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司法界争论激烈的个问题。对刑事非法证据如何抉择,究竟是取还是舍?如果取,是全部取,还是部分取?这不是 。 可见,我国立法对非法取证行为持否定态度,但是,什么是非法证据,非法证据能否作为定案根据应否排除的问题,《刑事诉讼法》没有作出明确、具体规定,只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82.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为狭义法律。如《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采用依照法律规定的提法,明确审判的依据是法律,而《行政诉讼法》则表述为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把法 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 [23] 《司法解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什么性质的效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至少在〈规定〉中最高法院自我宣布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39.html -
了解详情
”。2、《证券法》第76条规定:“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控股的企业,不得炒作上市交易的股票。”什么是“炒作”?一直未有明确界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不许炒股, 的一些证券犯罪概念在《刑法》中没有相应的定罪量刑标准;(2)《证券法》颁布前,证券业适用的依据是国务院颁布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实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24.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理性及改革取向提一些不成熟的见解。 一、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如何评价一项法律制度?它的标准是什么?这是评判劳动教养制度存在是否合理首先 程度不相适应 1. 劳动教养的法律依据效力不足。现行劳动教养工作的基本法律依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1957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38.html -
了解详情
对司法权力的一种制约。而在现实社会的审判中,衡量司法公正的标准是什么?人们是如何评价司法公正?我们讨论的既然是司法公正,公正与司法有关,自然就离不 追求案件的事实真相,判了‘错案’,似乎不那么公正。但依据证据规则和法律,法官唯有如此判决,才能维护整个法律制度不被破坏,以牺牲个案利益来维护整个法律秩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8.html -
了解详情
他人实现自己的犯罪意图,为什么成立正犯而非共犯,其理论依据是什么(间接正犯的正犯性)?间接正犯的实行行为如何理解?这就是间接正犯的本质所要 ,客观上行为具有共同性即可,不要求相同的犯罪故意与犯罪行为。笔者认为,犯罪共同说不当扩大共同犯罪的范围,容易把一些可以分别定罪的多人行为认定为共同犯罪;而且,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555.html -
了解详情
学者关注期待可能性问题?他们关注期待可能性问题的目的是什么,亦即研究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学者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期待是什么呢? 围绕这个疑问,笔者有针对性地 在《期待可能性理论引入我国刑法之思考》一文中也从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伦理依据和司法实践需要期待可能性理论支撑两个方面强调了我国刑法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085.html -
了解详情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进行调解的依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于交通肇事者是否提起公诉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人民法院定罪量刑和确定损害赔偿的证据。根据交通事故认定书 还是要对其责任进行认定。欲让公安机关淡化甚至退出对事故责任确定方面的涉及,但却又不得不做如此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9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