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自治法不以改变人民行为为其目的,仅为司法者提供一套方便操作,易昭公信的裁判规范,概念精确的优点,尚不至于因为脱离人民的语言或思考习惯而变成缺点 (无因)?公示原则所要求的交付(动产)和登记(不动产),又如何与以上各原则配套?大陆民法学界曾有相当热烈的讨论 [10].而关键则在于,物权法到底该追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45.html -
了解详情
称其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均把物权作为一种人与物的关系来进行研究的。 (二)物权变动的概念、形态和原因 理解了物权是对物的直接支配并 物权现状进行交易即可,避免遭受不测之损害。因此,物权公信原则是物权公示原则的必然,已成为现代物权法的一项重要原则。 (2)不动产物权登记和动产物权占有之公信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20.html -
了解详情
对抗效力的抵押权,抵押权人几乎与普通债权人没有区别。[[[]苗佳.一般债权质权制度研究[N].西政硕士论文,2007年4月.]]此时,根本无法体现普通债权质权作为担保权 的设定与公示、质权效力、质权实现和消灭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论述。普通债权质押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能性和现实意义,我国《物权法》有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717.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物权的行为,是因为物的占有委托和占有脱离在物权公示原则、公信原则的作用下,导致法律物权与事实物权发生分离。根据物权是否具有公示的 是非经登记受让人获得的股权就会因缺少法定公示形式,不得对抗第三人,也就是说无法获得公司法排他性的保护;第三,《物权法》第226条规定,以有限责任股权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804.html -
了解详情
尚未统一制定,目前处于过渡时期,不动产登记的观念及实践均不足以完全实施物权公示原则。近年来,由于房价涨幅过高,出卖人有的以未登记为由主张合同无效、 ,第124页。 [48]参见程啸:《不动产登记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10页。 [49]崔建远:《物权法》,第86页。 [50]参见刘志兵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497.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的买受人与出卖人一样,都是违反诚信原则的。显然,这种看法欠妥。因动产以占有为公示方法,而占有的公示效力实际上是很弱的,加之动产买卖并不存在 表明其认为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的登记簿具有很强的公示效力和公信效力。这样的规定,明显自相矛盾。殊不知,《物权法》第19条之所以规定不动产的更正登记与异议登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250.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物权理论体系的基础。由于物权与债权具有本质的不同,所以物权法应当贯彻物权公示原则。德国民法上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善意是由法律所拟制 》,260~261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王利明:《物权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260~261页。 [3] 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55.html -
了解详情
、不动产或权利,立法则没有明文规定,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物权法草案的漏洞之一。 (二)让与担保的公示方法未作具体规定。 让与担保制度以移转标的 ; Fischbachl, a.a.o., S.27ff. 转引自王闯:《让与担保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64 页。 [5]E. L.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513.html -
了解详情
取得制度就显得相当的必要。 2、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 所谓公示,是指物权在变动时,必须将物权变动的事实通过一定的向 变动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6]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7] 王轶:《物权变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32.html -
了解详情
善意取得制度就显得相当的必要。 2、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 公示是指物权在变动时,必须将物权变动的事实通过一定的方式向 变动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6]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7] 王轶:《物权变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2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