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准据法意向的暗示(ImpliedSelection)。[刘仁山:《“意思自治”原则与国际商事合同的法律适用》,载黄进,刘卫翔编《当代国际私法问题——庆祝 1986年的《民法通则》对此问题未作规定。我国1999年正生效的《合同法》第126条第3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695.html -
了解详情
对未签字人是有效的争议并不大,对于法人的分立与合并的情况,根据合同法上权利义务概括承受的理论可以解释。但是其他几种情形似乎缺乏理论上的 做法有更确定的法律依据。 参考书目: 1 郑远民 等 《国际私法—国际民事诉讼法与国际商事仲裁法》中信出版社 2002年 2 赵相林 《国际私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9.html -
了解详情
一方为之确定,他方当事人惟得依其既定内容,为加入之契约。(*1)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2.19条(2)规定:标准条款是指一方为通常和重复使用的 实践中,作者认为以下问题值得注意: (一)由当事人约定纳入合同内容。 我国《合同法》第12条规定: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1)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27.html -
了解详情
。在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先后推出了缔约国事责任制度,例如意大利民法典,以色列统一合同法和希腊民法典。在英美法系国家,缔约过失责任理论是通过判例和学说体现出来。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还体现在国际私法的相关规范中,如《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欧洲合同法原则》等。 随着各国立法﹑学说和判例的发展,缔约过失责任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02.html -
了解详情
一方当事人无权处分合同关涉的财产,合同并不无效。”[1]国际私法统一协会制定的《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3.3.(2)条规定,“合同订立时一方当事人无权处置 ,法律设立这一制度旨在对善意第三人进行保护,以维护交易安全。《合同法》第49条明确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以后以被代理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45.html -
了解详情
法国法、德国法、日本法以及新近的立法动向(荷兰法、俄罗斯法、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以及欧洲合同法原则),揭示它们在违约金问题上的相通之处和区别点,并对此作出 另一事实加以佐证,即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没有因强制执行手续的完备而被中国合同法放弃。 4.违约金得有各种类型,比如,考察俄罗斯民法典时所反映出来的,俄罗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493.html -
了解详情
中最为活跃的领域。 经过8次审议方才通过的物权法,可谓我国民事立法历程中继合同法之后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民事立法。物权法分为五编十九章,总计二 ,全国人大法工委和最高人民法院在担保法解释论证过程的态度非常明确:独立担保只能在国际商事交易中使用。但因司法解释最后公布稿并未明确该态度,导致实务中仍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534.html -
了解详情
中最为活跃的领域。 经过8次审议方才通过的物权法,可谓我国民事立法历程中继合同法之后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民事立法。物权法分为五编十九章,总计二 ,全国人大法工委和最高人民法院在担保法解释论证过程的态度非常明确:独立担保只能在国际商事交易中使用。但因司法解释最后公布稿并未明确该态度,导致实务中仍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522.html -
了解详情
戴尔(Hadleyv.Baxendale)案,在美国法上称之为可预见性之规则,《美国第二次合同法重述》第351条规定:如果在合同订立时,违约方没有理由预见到所发生的 代表,认为被告不仅应当预见到损害的类型,还应预见到损害的程度。依《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注释,可预见性与损害的性质或类型有关,但与损害的程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173.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竞合案件时的法院地实体法的识别标准提供了立法依据。 其实,早在我国合同法对该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已出现过涉及涉外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 仲裁条款的约束。该案的判决曾引起我国理论界对有关问题的广泛讨论,不少学者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中就仲裁协议的有效性、仲裁事项的范围等问题对该案的判决提出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0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