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下述违法行为可以为受判决人有利或不利而提起的再审,包括:因为一个对裁判有重要影响的伪造文书;因证人或鉴定人之错误(虚伪)陈述;因法官犯罪( 证据裁判原则就变成了一种需要纠正的错误,这与司法文明的演进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其次,把有罪认定为无罪、重罪认定为轻罪的法律适用错误视为应当纠正的刑事错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729.html -
了解详情
意思表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因此,解除通知也可以诉讼的方式行使。这种方式是通过法院向对方送达法律文书,特别是起诉状通知对方解除合同。此时,起诉状就是解除权行使的 不妥。该判决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4年第4期。 [29]关于解除与附解除条件合同的区别与联系请参见[日]我妻荣:《债权各论》(上卷),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450.html -
了解详情
法政学社1912年,第3页。 [7]《1949年2月9日上海潘沛义赠与文书》,上海陈贻祥律师事务所副本(油印件)。 [8]他说:浸透一般法制史著作的 混淆了公有制和国家所有权,私有制与个人所有权的区别。或者说混淆了经济制度与民事法律关系的界限。参见韩松:论物权平等保护原则与所有权类型化之关系,载《法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90.html -
了解详情
于法院,特别是定一期间命当事人对应予说明的一定争点加以说明;嘱托官厅或担任公职的人使其向法院说明文书的内容或提出官方报告;命令当事人本人到场;传唤 诉讼法,第288条修正理由。 [20]参见[日]小岛武司等:《司法制度的历史与未来》,汪祖兴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2页。 [21][美]杰弗里C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27.html -
了解详情
更重要的是,解释主体必须客观真实地描述法律规范与司法过程,必须正视刑法规范与社会现实不一致的状况,但这既不是在刑法解释中彻底抛弃既定内涵,也不是 判决书除了对案件事实和刑法规范作出明示外,对刑法规范选择过程、刑法规范内涵解读及法律推理方式都没有涉及。法官制作裁判文书只需要简单地说明法庭查明或认定的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610.html -
了解详情
更重要的是,解释主体必须客观真实地描述法律规范与司法过程,必须正视刑法规范与社会现实不一致的状况,但这既不是在刑法解释中彻底抛弃既定内涵,也不是 判决书除了对案件事实和刑法规范作出明示外,对刑法规范选择过程、刑法规范内涵解读及法律推理方式都没有涉及。法官制作裁判文书只需要简单地说明法庭查明或认定的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590.html -
了解详情
私法债权之间划了一条鸿沟,不恰当地夸大了二者的区别。事实上,公法上债权与私法债权在权利义务的关系、权利义务的内容和类别上都存在诸多共通性,公法上债权 产生的,但由于被告人与第三人之间属于纯粹的民事债权债务关系,第三方债务人非判决书中所确认的受刑人,因此,法院作出的针对第三人的执行法律文书,也不具有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68.html -
了解详情
危险。这是基于提高律师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认识。笔者认为,作为诉讼代理人,律师与其他法律工作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 以证据不合法为由不予采信。采信证据是为了认定案件事实,与案件的定性处理是两回事。在法律文书的表述上,应表述为证据形式和调取方式合法,而不宜笼统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04.html -
了解详情
的事实,骗取被害人信任,其表现形式主要为:假冒订立合同必需的身份;盗窃、骗取、伪造、变造签订合同所必需的法律文件、文书、制造合法身份、履行能力的假相 自身的特殊性,需要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真研究。本文虽然较系统地探讨了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特征,与民事欺诈、合同纠纷的区别、想象竟合犯和连续诈骗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97.html -
了解详情
的命令方能获得。这一差异与德美两国开庭审理方式的不同有关。日本学者谷口安平指出:德国法和美国法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根植于开庭审理方式的差异。 证据开示的需要乃 审理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1)在法定期间内及时送达诉讼文书;(2)成立审判组织并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3)认真审核诉讼材料;(4)调查收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