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犯罪直接客体上的区别为:前者是正当性,后者是勤政性。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区别与认定2、客观方面有三方面区别 (1)行为性质上的区别。滥用 行为可能导致的危害后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可以避免,以致造成重大损害结果。如正在防汛指挥部值班的领导人,夜间擅离职守去打麻将,没有及时发现险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814.html -
了解详情
一、被告人刘华章在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过程中的过程中没有滥用职权的客观行为。二、本案损害后果尚未实际发生,并没有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三、假设 导致其中2379.78m国有划拨土地同时被占用,经鉴定,该土地出让金流失为621123元。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有:一、被告人李辉宪供述了其在审批时没有注意 ...
//www.110.com/panli/panli_32897516.html -
了解详情
的, 没有滥用职权。(2)其行为是人民内部矛盾调整范围,不构成犯 罪。(3)根据我国刑法第3条和第16条,也不构成犯罪。三、人民法院认定事实和 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造成有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产、严重亏损、破产的;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771.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而且粗暴地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这是违反宪法侵犯人权的,属于滥用职权的非法拘禁。触犯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size][/font][font=Arial][size ;(二)超过询问查证的时间限制人身自由的,(十一)有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其他情形的。触犯了《刑法》第二百三 ...
//bbs.110.com/thread-87102-1-1.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担保主体进行担保,本案中,市国税局即便进行了担保,也是无效的。且反担保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并无必然因果关系,也无证据证实杨书方出具反担保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 、姜世华不构成挪用公款罪错误,杨书方、姜世华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2、原判认定被告人杨书方不构成滥用职权罪错误,杨书方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3 ...
//www.110.com/panli/panli_16495110.html -
了解详情
,在群众中引起了不必要的猜疑,直接给国家的正常管理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损害了党和国家机关的公信力,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属情节特别严重。同时,被告人王 的辩解及辩护意见没有理由,本院不予采纳。原审法院根据查明事实和证据,认定被告人王琼英犯滥用职权罪、受贿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审判程序亦 ...
//www.110.com/panli/panli_106505.html -
了解详情
当庭质证查实,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本院认为:被告人聂某某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正确履行职责,滥用职权,违法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造成建设 签定土地出让合同,其辩护理由与事实不符,不予采纳;辩称聂某某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的辩护意见,本院认为,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在土地审批 ...
//www.110.com/panli/panli_38301701.html -
了解详情
本应严格执法,但在执法活动中伙同单位其他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有关法律及法规,超越职权,经常不断地在县级公路上查扣农机车辆。在2008年11月24日违法追查农机车辆 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并在当地群众中及社会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二被告人的行为均已构成滥用职权罪。原审判决认定原审被告人厉继东的犯罪 ...
//www.110.com/panli/panli_173152.html -
了解详情
报告证实了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原审被告人陈有桐上诉称:“认定其构成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犯罪的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之理由,经查 发生特大火灾,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和恶劣的政治影响,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形象和声誉。上诉人陈有桐滥用职权违规办证行为虽在《刑法》第168条修正案实施之前, ...
//www.110.com/panli/panli_28619.html -
了解详情
比较清楚,焦点问题在于三被告人的行为的定性问题,检察机关认定滥用职权罪是否恰当?究竟是构成滥用职权罪还是敲诈勒索罪?实践中,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即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国家机关的某项具体工作遭到破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危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5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