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的过错行为与行为人的行为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发生。例如,行为人故意伤害致被害人轻伤,被害人因过量服用抗生素药物而死亡。在此情形中,死亡 的重大过错行为或者不合理的同意行为也会改变行为人的行为性质。例如:在正当防卫的场合,被害人过错因阻却行为人的行为违法性导致行为人的行为不仅无罪而且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65.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的过错行为与行为人的行为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发生。例如,行为人故意伤害致被害人轻伤,被害人因过量服用抗生素药物而死亡。在此情形中,死亡 的重大过错行为或者不合理的同意行为也会改变行为人的行为性质。例如:在正当防卫的场合,被害人过错因阻却行为人的行为违法性导致行为人的行为不仅无罪而且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979.html -
了解详情
而将对方杀死的,如果能认定对方是一种不法侵害,结合我国现行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该少年的行为就属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两相比较,认定为正当防卫能 不免会出现有损刑法尊严的尴尬局面:同样是对男性实施性侵害,一部分行为人被追究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一部分行为人逃脱刑法的制裁。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造成轻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72.html -
了解详情
而将对方杀死的,如果能认定对方是一种不法侵害,结合我国现行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该少年的行为就属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两相比较,认定为正当防卫能 不免会出现有损刑法尊严的尴尬局面:同样是对男性实施性侵害,一部分行为人被追究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一部分行为人逃脱刑法的制裁。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造成轻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65.html -
了解详情
保障 (一)确立刑法基本原则 (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之刑事责任的进一步改革 (三)正当防卫制度的强化 (四)刑罚更加人道化 三、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国刑法之人权保障的建议 第17条第2款明确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57.html -
了解详情
1999年5月13日被逮捕。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王长友犯故意伤害罪,向通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通辽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查明:1999年 属假想防卫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只有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施正当防卫。所谓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际上包括二层意思:一是客观实际存在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69.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典第17条第2款明确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是指采取损害不法侵害人权益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行为。由于正当防卫对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国家利益以及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因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42.html -
了解详情
犯来说,我们曾经长期奉行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的刑事政策、策略。现行法律将其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过当行为同等视之,共同设定为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三个情节之一, 现场即得知伤害行为已告结束的共犯人。从量刑角度考量,对于故意伤害他人造成一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在依法严惩雇凶者和主要实行犯等四名主犯的基础上,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6840.html -
了解详情
自救行为的范畴,具有社会危害性,应承担刑事责任。依据刑法有关规定,判处被告人王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一审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 【 大讨论。焦点在于刹车不及时将张某撞入河中的行为的定性问题,是正当防卫,还是事后防卫,抑或是自救行为?该行为是否构成违法性阻却事由? 【评析】 该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786.html -
了解详情
结论,不是把抢劫当作抢夺,就是把强奸当作故意伤害。如果法律删除行凶一词,那样未免在法律规定上对防卫人实施正当防卫前的法律素质和判断能力要求太高,更何况, ,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法律在两者之间是首先选择保护防卫人人身安全不受侵犯,还是要突出对被防卫人的权益进行保护呢?对行凶的法律规定则表明了立法者的价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