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上实施了共同的行为。 二、抢劫罪的共同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根据我国1997年《刑法》第二十五条对共同犯罪的规定以及第二百六十三条对抢劫罪的规定,我们 存在着分工不同的问题,但无论是组织行为,或者帮助行为,抑或教唆行为,都属于整个抢劫犯罪的一部分,对抢劫所产生的危害结果都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4137.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出来。如何证明排污行为和危害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在发现实害犯模式的缺陷后,国外刑法大都将污染环境的行为设置为抽象危险 综览修订五版[M].台湾:一品文化出版社,2007.6970. [18]鲜铁可.新刑法中的危险犯[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41. [19]张明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239.html -
了解详情
出来。如何证明排污行为和危害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在发现实害犯模式的缺陷后,国外刑法大都将污染环境的行为设置为抽象危险 [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160. 【作者介绍】郭 浩 厦门大学法学院刑法学硕士研究生;李兰英 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文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230.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与行为人逃逸行为存在有因果关系;(4)被害人死亡之结果是因为交通肇事者逃逸而引起,其中没有其他加害行为的介入。 我认为,为了充分发挥刑法每一条款的社会 立法本身是为了加重对逃逸行为的处罚。 三、交通肇事以后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问题 在司法实践中,交通肇事以后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十分复杂,如何理解逃逸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94.html -
了解详情
所实施的受贿行为具有共同性的特征。所有的行为都与受贿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同时,共同受贿罪是由数个犯罪行为组合而成,由于实行主体不同 ,主要是非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构成受贿罪共犯、单位能否作为共同受贿犯罪主体这两个问题。 1、非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构成受贿罪共犯。 随着1997年刑法典的颁布实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60.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直接因果关系;行为人实施酒后、醉酒犯罪的原因行为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行为人实施酒后、醉酒犯罪的原因行为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我国《刑法》惩治 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通过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部分指使、强令酒后、醉酒驾驶的行为纳入了交通肇事罪的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69.html -
了解详情
才能把压在小孩身上的木头移开,才能救助小孩的情况。 在第二类型中因为因果关系的共同特征非常明显,可以认定共同正犯的成立。第一种类型,虽然各自都具备 法律上的依据,在构造上也有问题。[ 16 ]其次,即使承认以上区分方法,那么论者所言的危险源管理、监督型义务或犯罪防止义务,在刑法上所重视的也并不是单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673.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文化的要求将其更加人道化。他指出监狱在物质设备、精神氛围等方面都存在问题,提倡废除服刑人服装中的特殊色彩,提议通过教诲尤其是宗教的教诲使其与国家的 罪刑法定主义的一个法理的要求。小野认为,即使全面否定罪刑法定主义,犯罪的成立除了需要违法、有责、因果关系之外,也还需要该当一定的特殊的构成法律的概念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66.html -
了解详情
的角度都是讲不通的。 其四,关于垄断犯罪的隐蔽性问题。垄断犯罪的隐蔽性与不应受刑事制裁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法律从来都没有因为某一违法行为较隐蔽而放弃 罪主观要件的可能,笔者认为是不符合实际的。如前所述,垄断罪大体都是我国刑法意义上的单位犯罪,从单位(法人)意志的形成过程来看,其主要就是单位(法人)代表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30.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并针对在刑事审判实践中对绑架犯罪适用法定刑准确量刑难问题,指出刑法对绑架罪法定刑规定的不合理之处,提出在立法上进一步完善的构想。 的自杀可能在被绑架中也可能在绑架解除后。在绑架中自杀的外因基本上是绑架行为,绑架与自杀有直接因果关系;绑架解除后自杀,绑架与自杀是否有直接因果关系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