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评价看,似乎是由于《大清新刑律》的上述明文,在中国,自秦汉以来的历代刑法中再一次表明了不恕不知法律的原则出现了对立面的萌芽的缘故。[6]其实,这 问题都是围绕着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展开的。 关于违法性认识是否属于故意的认识内容,在我国刑法学界目前主要有三种见解: 一是否定说。该说根据我国刑法第1l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70.html -
了解详情
更多地考虑了后一种意见而设置了第(4)项内容。这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我国刑法改革的渐进性和传统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立法指导思想对修订刑法的深刻 经营罪论处的非法出版行为和经营国际电信业的行为作非犯罪化处理。 关于非法出版行为,刑法中己有很多相关罪名规制内容违法的出版行为,规定己较为完善。如侵犯著作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28.html -
了解详情
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刑事一体化与关系刑法论[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储槐植,汪永乐.再论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J].法学研究, 2000, (2) . [3]王尚新.关于刑法情节显著嵛⒐娑ǖ乃伎糩J].法学研究, 2001, (5). [4]李居全.也论我国刑法中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27.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程度以及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相适应。笔者作出这种判断的根据主要有如下两点:第一,我国刑法第5条关于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致使它与定罪情节混淆不清,这是造成量刑偏差最基本的原因之一。在我国刑法中,犯罪事实、犯罪构成事实、定罪情节和量刑情节是四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669.html -
了解详情
共犯体系才能合理、妥当地处理共犯问题。我们既不能未进行认真比较就得出我国刑法中关于共同犯罪的定义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概括性。这一定义科学地概括了共同犯罪 (共同实行犯)这是没有争议的,争议之处在于我国是否规定了帮助犯。通说认为,我国刑法第27条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是从犯的规定,就是帮助犯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15.html -
了解详情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法人能否和应否成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问题,肯定论与否定论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各抒己见,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关于法人犯罪问题争鸣的繁荣时期。[2, 3] 处罚。二是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定罪处罚标准问题,即是否应该区别对待问题。理论和实践一直有不同的观点和做法,但长期不能统一,的确有违合理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10.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责任就大体上相当于欧陆刑法中的广义责任。[15] 在我国的刑事责任理论研究中,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了刑事责任的纵向结构,即从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达到 承担刑事责任。行为刑事责任自不待言,性格刑事责任在我国刑法中也是存在的。刑法中的性格是人身危险性的简称。刑法关于累犯从严处罚的规定和自首、立功从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71.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解决行为人应否负刑事责任的问题无疑有着重大意义。然而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争论可谓经久不衰。我国刑法学界对于因果关系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从因果关系在刑法 不同的结论。以致有的人对于刑法中是否存在一个能够用来解决所有因果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都产生了怀疑。{9}(P22) 3我国刑法中的必然论与偶然论 因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896.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证人以为不是真实的而具有了伪证的故意,当然成立伪证罪。 场合 记忆真实 是否以为真实 客观真实 结论 ⅠA 符合 是 符合 主观说、客观说均认为并非虚假陈述, 的立场:实质的故意及实质的违法性 关于虚假陈述的含义,国内学者中主要有四种立场:第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我国刑法将本罪作为目的犯看待,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081.html -
了解详情
的具体情况相联系,并参酌一般日常生活经验、法律秩序的观点,以判断是否有期待可能性。[57] 笔者认为,从期待可能性的本意来说,行为人标准说应是妥当 期待可能性。[71] 但也有学者批评道:目前国内学界存在不加区分东西刑法理论及其体系的差别,生搬硬套期待可能性理论的误区,并断言我国刑法中的故意与过失已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