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调查核实权,也使人民法院缺乏补充证据的能力。另一方面,虽然当前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举证时限制度,但考虑到无限期地允许起诉方举证将使案件事实无法确定, 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会造成无可挽回的错误,于是对案件降格处理。司法实践中,死缓刑适用的一种较为普遍情形就是:被告人论罪当判处死刑,由于案件证据存在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77.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中却为检察机关行使量刑建议权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和实践依据。例如,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0条关于“公诉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的规定,可以视为检察 韩国等等,有的没有明文规定的,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也是认真的执行量刑建议制度的。 (三)量刑建议的法理依据。公诉权作为专门机关代表国家主动追究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21.html -
了解详情
并且可以得到提升。相反,偏离社会对公正的刑罚的看法,责任的分配就破坏了该制度的道德信誉及其犯罪控制效力。[4]由此可见,刑法司法公信力的意义最终在于有效的犯罪控制 ,值得我们忧虑的是,在我国当今的司法现实中,贪污贿赂犯罪和渎职犯罪的量刑存在着普遍的背离罪刑均衡原则的轻刑化、缓刑化乃至免于刑罚处罚的现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752.html -
了解详情
化者却认为,我国现行刑事法律体系存在重刑化的倾向,其突出表现是挂有死刑、无期徒刑的条款过多,涉及罪名过广,适用对象过宽;而挂有罚金、缓刑、管制的条款 ,而且刑事立法也无法消灭刑罚感受性的对象差异,我们所能做的只能通过有效的刑罚制度和刑罚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刑罚的效益。 3、刑罚趋轻是刑罚适度的发展方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086.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节主要指罪中情节,属于定罪情节,即对成立犯罪具有决定意义的情节。 根据我国刑法原理,只有犯罪实施过程中的事实才能决定犯罪的性质,因此定罪事实只能从犯罪 的规定 刑法第449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74.html -
了解详情
、罪后情节及相关概念辨析1、情节犯中“情节”和罪后情节情节犯是指在我国刑法分则中直接以“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作为构成犯罪的必备条件的犯罪。情节犯中 的规定刑法第449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75.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等单位赞助的科研经费4笔,共22万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行为是违反财经制度的违法违纪行为,而不是故意犯罪行为。理由是:因为被告人自筹科研经费有合法的 有一定业绩和威望,请法庭给其一个自新的机会,让其为我国医学科研尽微薄之力,建议对其适用缓刑。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孙蓓在1997年12月15日和2001 ...
//www.110.com/panli/panli_86137.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这一点对处于转型时期各种复杂而尖锐的社会矛盾频发的当前我国尤为重要,因而公众认同对于刑法解释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21]那么,刑法解释如何 的实质条件和应当减刑的实质条件所构成的实质条件作为一项关键内容的减刑制度,对于服刑人而言缺少应有的预测可能性,或曰预测可能性不足。四个方面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7644.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非正义个案的影响力往往大于一百个正义案件的影响力。 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无论是考虑人身危险性定罪量刑,还是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来确定最后的刑罚,他们 ,然而报应型刑法观对消除人身危险性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缓刑是保安处分的种类之一,在我国,具有保安处分性质的制裁措施都散见于刑法典、单行刑法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6982.html -
了解详情
组织一次、二次、三次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战役?[13]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在我国现实语境下法治的本质在于秩序的安定性,法院亦以恢复秩序为己任,只要能够化解 范围和创设多种简易速决程序;二是普遍设立诉讼时效制度和诉讼期间制度;三是普遍使用缓刑、减刑、监外执行等行刑制度。笔者认为,平衡二者之间关系,可从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8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