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 【摘要】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是上市公司收购中平等优先价值的必然要求和体现。目前世界各国主要是通过信息披露规则、强制要约收购规则、禁止阻挠行动规则、按 不应实施转让。所以赋予大股东对于出让控股股份的适当谨慎义务,促使其关心目标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避免因严重的不负责任或明显的疏忽而引狼入室。此种义务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56.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比例时,法律强制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出全面要约而进行的收购。 三、上市公司收购的原则 1、股东平等待遇原则。它的具体内容有:(1) 要约。《股票条例》和《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规定发起人以外的任何人直接或间接有一个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达到30%时,应当自该事实发生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606.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需要采用公开征集方式确定协议转让价格和受让人的,由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统一组织安排。"到目前为止,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都还没有相关的 顺利实施。 此外,还应注意的法律问题包括全面要约收购问题和税收问题。 [链接]政策演进 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开始与政策叫停 1995年的北旅事件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17.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种最常见、最典型的方式。其程序如下:1、作出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收购人在发出收购要约前,必须事先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和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 股份的转让不加以控制有可能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编辑点评:《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收购中涉及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持有的股份,应当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经有关主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2358.html -
了解详情
更大的制度空间。《证券法》第78条明确规定,上市公司收购可以采用要约收购或者协议收购的方式。但涉及协议收购的直接条款只有第89条、第90条、第92条 流通股所带来的利益,不利于“三公”原则的真正实现。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完善协议收购的信息公开制度来保护投资人利益。公开原则是《证券法》的精髓,信息公开在上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6.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收购”,这实际是股份交易的双方当事人“一对一”的谈判达成有关转让股份的协议,是否符合收购的特征?再如,通过证券交易所的集中竞价交易,持股达到一定的比例,相对 的宗旨和原则;(2)对《证券法》相关条文中的关键名词(如上市公司收购、要约收购、协议收购、收购要约等)进行解释;(3)增加“集中竞价收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81.html -
了解详情
8]成文法和判例法则相互配合,为美国上市公司采取反收购措施提供了概括性的法律依据和具体性的检验标准。 欧盟《关于收购要约的第2004/25/EC号指令》( 中规定每一位董事任期不同,并不违反《公司法》的规定。由此,目标公司可以实行分期分级董事会制度,并以此作为反收购措施加以使用。 3.维持利益各方均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64.html -
了解详情
发行在外总额的2%时,应当自该事实发生这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该公司、证券交易场所和证监会作出书面报告并公告。法人在依照上述规定作出报告并公告之日 的任何法人直接或者间接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达到30%时,应当自该事实发生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向该公司所有股票持有人发出收购要约,按照在收购要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000.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其规定“任何个人不得持有一个上市公司0.5 %以上的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二是方式灵活,除规定了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的要约收购之外,还规定了非通过证券 ,可操作性不强。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大量进行的而且存在问题较多的是协议收购,即国有股、法人股的协议转让。由于国有股和法人股的非上市流通,对其股权价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1.html -
了解详情
重组财务顾问业务资格,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请报告; (二)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公司章程; (三)董事长、高级管理人员及并购重组业务负责人的简历; (四)符合 上市公司股份超过30%的,收购人可免于聘请财务顾问; (二)涉及对上市公司进行要约收购的,收购人的财务顾问除关注本条第(一)项所列事项外,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4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