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担保法解释》第73条规定,抵押物折价或者拍卖、变卖该抵押物的价款低于抵押权设定时约定价值的,应当按照抵押物实现的价值进行清偿;不足清偿的剩余部分, 根据《担保法解释》第76条规定,同一动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当事人未办理抵押物登记,实现抵押权时,各抵押权人按照债权比例受偿。 7、顺序在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157.html -
了解详情
从深层次的价值角度来分析,实际上是所有权保护(静态安全)与交易安全(动态安全)这两个价值之间的冲突。一项法律制度在面对价值冲突时,要作出选择,并且要有 支配权,抵押权以担保债权的实现为目的而非以对标的物的使用收益为目的,抵押权人看重的是抵押物的交换价值而不是抵押物本身或其所有权的归属。此时优先保护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892.html -
了解详情
无须征得其同意;而若变更内容有碍于其他抵押权人权利的行使,则非经其 书面同意而不发生法律效力,这种变更是无效的。举个例子说,甲方原来以价值300万元的厂房 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有权在最高额限度内就该担保财产优先受偿。最高额抵押能为连续发生的基础关系相同的债权设定担保,此款涵盖两类交易关系,一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16.html -
了解详情
还有些学者极力反对。在笔者看来,特定的部分一般债权人应属于第三人的范围,例如,未登记的抵押权人在受领抵押标的物为代物清偿时,便可能对一般债权人构成诈害 依善意取得制度予以保护,从而实现对交易安全的保障,然而,公信制度与善意取得制度是两个不同的制度,二者在制度内容、目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及信赖的内容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769.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设计上是允许的;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所有权的权利人的分离,并不影响建筑物所有权人在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上产生法定土地使用权。从这里似乎可以得出结论: 破产财产。抵押权人对抵押的建筑物行使权利后的剩余部分,列入破产财产,按照破产财产分配方案予以分配。关于国有企业的建筑物的抵押,应当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820.html -
了解详情
上按照登记或合同生效时间的先后顺序清偿。如担保法第54条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物所得的价款按照以下规定清偿: 1、抵押合同 的优先,应以善意设置为前提。如我国台湾地区动产担保交易法第25条便规定,“抵押权人依本条规定实行占有抵押物时,不得对抗依法留置标的物的善意的第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375.html -
了解详情
都规定了人民法院执行机构对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进行审查的权力。 (二) 关于抵押权实现程序的设置 人民法院执行机构现行的执行权运行机制,是在执行局设立专门机构分别 保障执行案件的公正与效率。 在抵押权的实现中,可分成审查裁决和拍卖变现两个阶段: 1、 审查裁决阶段。根据抵押权人的执行申请,由执行局内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43.html -
了解详情
均系译自外文,而在拉丁文和法文中,它们实际上是同一词。③也就是说,在中文中,这两个词仅是译法的不同罢了。因此,认为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权是不动产 的时间,使其及早生效,则保护更周全,从而不致于在发包人不支付价款时,已由其他债权人先设定一般抵押权。⑦ 在上述两种观点中,依笔者之见,债权未受清偿说较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75.html -
了解详情
承包人不能就同一标的物的受偿权抵抗第三人,而按照《合同法》第286条规定又完全可以,这就是两个同一层次的实体法的法律冲突。 三、与民事诉讼法 获得确定的法律保障。现在《合同法》第286条规定工程款应当优先于工程项目贷款银行的抵押权受偿,必然导致司法实务处于两难境地:如果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03条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226.html -
了解详情
的买房人得到争议房屋;二是在企业破产和清产还债案件中,据以判决抵押权人优先受偿及出租人取回租赁物。这一原则的例外规则,即条文但书所谓法律另有规定: 居然忘记了本法第二十三条已经规定了不动产登记的善意保护制度,把实现同样政策目的的两个制度弄混淆了。原文规定以转让合同有效为发生善意取得的前提条件,则更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