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的标准化分析 在《试论行政行为效力内容的重构》一文中,笔者在单个分析的基础上,从备选的九大效力中将先定力、存续力、不可改变力、不可争力、实现 效力内容奠定必要的基础。第三,跳出行政行为效力内容本身的范围之外,注重对相关的法理基础、价值因素、制度支撑等诸外在因素的考量,内部与外部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71.html -
了解详情
建立联系。这要求在预算批准程序上更直接地联结赋税和支出决策,保持收入和支出的平衡。 [4]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政府干预行为无疑有助于政府在市场取向 和变革阻力的费用。(3)来自社会公众和个人方面的投入。 (二)干预效益分析 干预行为的终极目标是经济效益最大化。经济法律需求根源于主体期望获得最大的潜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63.html -
了解详情
批准即在当事人之间发生效力,但若要产生诉讼法上的效果,仍需要法院的参与。但其对法院产生拘束力的法理依据何在? 如前所述,证据契约的诉讼模式基础是 奉行辩论主义和处分主义原则。参见张卫平:《转换的逻辑――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4~41页。 [16] 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98.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科学试图认识现实的和可能的法律,而非正义,在这个意义上纯粹法理论从根本上说是一门现实的和经验的学问。此种学问拒绝对实在法进行辩护 解释,而这种解释对于承认实证国际法自身及其效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纯粹法理论对于实证国际法的分析表明,国际法规范是不完整(incomplete)的规范,而需要国内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26.html -
了解详情
知识权力之下的知识分子 朱振 邓正来对中国法学的批判从分析路径上说是知识-法学的进路,这是一种从知识这一层面去透视、批判和反思中国法学的视角,只有批判 之本性而确立了理性自然法对实在法的绝对统治。10哲理法学派据此提供普世的自然法理想图景注定不能够触及到邓正来在对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讨论中所涉及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22.html -
了解详情
。[14]美国法学家Branting 也提出一个综合了基于规则的推理(Rule -based reasoning)和个案推理(Case - based reasoning) 的法律分析模型。[15] 从总体上可以说,传统的科学方法论正日益失去解释力和说服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代西方法学家对传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98.html -
了解详情
减缓股价波动,并使投资者少受损失。美国还有学者从经济学的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出发, [4]认为内幕交易将促进市场分析人员和专家来对内部人的行为进行信息分析 诉讼将为期不远。 (四) 关于对同一内幕交易行为是否可给予异种处罚的问题 在法理上,法律责任可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这三种法律责任各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51.html -
了解详情
脱离行政法,这才正是经济法理论的危害所在。二、评论:经济法国家观从哪里来。分析经济法理论,尤其是其国家观时,我们常常会面临着一个极有意思的 方式,使“国家本位”与“管制经济”联手。〔9〕(P128-129)总之,我国经济法理论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具有独到之处,因为在中国这样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的大国,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11.html -
了解详情
一分为二”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 经济法体系的一般结构分析 从历史上看,经济法体系的发展,确实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历程。一般认为, 生长,使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更加融为一体,从而为提炼经济法规范共通的法理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对“中间地带”的“一分为二” 如前所述,在经济法体系的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18.html -
了解详情
脱离行政法,这才正是经济法理论的危害所在。 二、评论:经济法国家观从哪里来 分析经济法理论,尤其是其国家观时,我们常常会面临着一个极有意思 方式,使“国家本位”与“管制经济”联手。〔9〕(P128-129) 总之,我国经济法理论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具有独到之处,因为在中国这样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的大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