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也就不会存在后者;后者是请求确认前者的目的,没有后者,对定罪的请求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其请求也就不是完整的请求。因此,求刑权属于司法请求权 (刑事诉讼法)确定具体什么条件检察机关有权进行诉讼,因此,公诉权具有实体意义上的公诉权和程序意义上的公诉权的两重性,这就是求刑权最基本的理论依据。量刑建议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94.html -
了解详情
犯,[20]虽然同样缺乏充分的刑法规范依据和刑法理论支撑,但是法院判决书关于行为犯与结果犯的特性不足以影响本案定罪的认定理由是十分中肯恰当的。正如二审判决所陈 合理的类型划分,而不是一个真实的理论逻辑矛盾问题。 第三,中国语境下的犯罪成立最低规格标准是否存在?若存在,是什么?笔者认为,在规范逻辑和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11.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性在哲学或方法论上与实证性相对。规范性着眼于应该是什么,即提供处方,它以目标为起点,推演出应该采取的措施或行为。《辞源》中没有规范性一词的 在个案中实际影响着规范性评价的形成和结论,不仅会直接影响和冲击特定案件的定罪量刑结论,而且可能会进而冲击和影响规范性评价的依据,也就是说,会直接导致据以形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87.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依据与理由,就应当适用判处较重刑罚的法条。这不是什么重刑主义,是基本的公平正义理念和实现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方法。如前所述,笔者对重法优于轻 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金融诈骗的数额不仅是定罪的重要标准,也是量刑的主要依据。在没有新的司法解释之前,可参照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78.html -
了解详情
是行为犯,⒇虽然同样缺乏充分的刑法规范依据和刑法理论支撑,但是法院判决书关于行为犯与结果犯的特性不足以影响本案定罪的认定理由是十分中肯恰当的。正如二审判决所陈 合理的类型划分,而不是一个真实的理论逻辑矛盾问题。 第三,中国语境下的犯罪成立最低规格标准是否存在?若存在,是什么?笔者认为,在规范逻辑和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38.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依据与理由,就应当适用判处较重刑罚的法条。这不是什么重刑主义,是基本的公平正义理念和实现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方法。如前所述,笔者对重法优于轻 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金融诈骗的数额不仅是定罪的重要标准,也是量刑的主要依据。在没有新的司法解释之前,可参照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45.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存在于刑法典中,可以成为对犯罪构 成要件进行实质化解释的合法性依据。以伪造货币罪为例: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 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该法条用语清晰、 尚未建立,为防止出现这种违背实 质正义情况,唯一的救济是在司法适用中通过对该犯罪构成要件的实质化解释设立定罪 的程度要求,这意味着对该条文字面意义的扩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29.html -
了解详情
一点,就应当首先正确地认识其法律性质或者立法本质是什么。但是,刑法理论中往往会出现一种浅研究现象:出于概念的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研究者往往不从本体论上反思 犯有重罪,只是当时没有被发现,此时已经被消灭的所谓犯罪记录必然会被再次提起,而且会作为一种从重处罚的依据。从这个角度来看,前科消灭制度中被消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00.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性在哲学或方法论上与实证性相对。规范性着眼于应该是什么,即提供处方,它以目标为起点,推演出应该采取的措施或行为。《辞源》中没有规范性一词的 在个案中实际影响着规范性评价的形成和结论,不仅会直接影响和冲击特定案件的定罪量刑结论,而且可能会进而冲击和影响规范性评价的依据,也就是说,会直接导致据以形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49.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只能告诉我们这里发生了什么,只有主观罪过才能告诉我们到底事实如何发生、为何发生,而后者才能真正揭示行为性质所在。因此,有效的判断是从主观到客观,只有先 未遂之处罚规则,而且犯罪性质认定(定罪)时也应当有所体现。一则,为量刑基准的选择、未遂量刑规则的适用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二则,既然在差异明显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