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 European Committee on Crime Problems, Report on Decriminalization, Strasbourg, 1980:166. [4]贾学胜:《非犯罪化与中国刑法》,载《刑事法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卷,第501-517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242.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解释结论是否能够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同?⑴这些问题引起了笔者深深的思考。 刑法作为国家的基本法,是以国家的强大权力后盾为保障、按照本国人民的共同意愿 和解制度与传统诉讼制度之间的结构性安排。现阶段,学术理论界对于法益可恢复性犯罪刑法评价理念的研究还远远未形成集体性的学术意识,因而对于其与传统犯罪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608.html -
了解详情
主观解释 客观解释 文义解释 体系解释 法律解释无处不在。刑事司法活动始终离不开刑法解释。习惯上司法官会谦虚地称法律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或者立法 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老人以遗弃罪论处的司法活动,应该讲就是一个创造性运用刑法分则条文的实例,就是客观解释。那么,虐待罪可不可以做这样的解释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279.html -
了解详情
专家也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与预测,即便有预测也是模棱两可的。如此一来,风险刑法的适用不可能向行为人和公众宣示某种行为规范,不可能发挥一般预防或者特殊预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667页。 ⑿郝艳兵:风险社会下的刑法价值观念及其立法实践,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7期。 ⒀《马克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8123.html -
了解详情
性质,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确立刑法谦抑理念有利于减少社会对抗,缓和社会矛盾,最大程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 或减轻处罚的情节,应当作宽泛的、有利于被告人的解释。 5.在刑罚执行中体现刑法的谦抑性。在刑罚执行中,应当人道、文明,积极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4036.html -
了解详情
规律,故其内涵不止于要运用自然科学技术,还要体现自然科学精神和自然科学原理。刑法自然科学主义把科学与规律的内在统一性融入到自身的思维中,故其高度尊重 ,且应该随着客观历史条件和环境的改变而及时或适时修改与完善。 二、刑法自然科学主义顺应预防高科技犯罪的现实需要 伴随高新科学技术领域的技术日益发达,其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1743.html -
了解详情
法定的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量刑情节[6]的观点值得肯同。 教唆犯是否为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人的一个独立种类至今仍无定论。从作用分类的角度来看,主犯 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97. [11]邵东华.新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立法的进步与不足[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630.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7}参见朗胜:《〈刑法修正案(七)立法背景与理解适用》,来源://www. criminallawbnu. cn/criminal/info/ showpage. asp? ProgramID =pkID =22113keyword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508.html -
了解详情
致人死亡的以外,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根据刑法第49条的规定,在死刑的适用对象上从原来的两种增加到三种 . {4}储槐值:刑事一体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5}龚培华:我国刑法修正案的特点及发展{J}.东方法学,2010,(5):136-139. {6}余姗:如果能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448.html -
了解详情
的,是指某种只处于条件地位而非原因地位的行为与某种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刑法条件关系能够在特定场合阻却刑事责任的形成或升级,也能够在特定场合助推刑事 :能够体现主体强意志自由,即体现故意罪过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或关系,称之为刑法因果关系;只能够体现主体弱意志自由(无意志自由),即只能体现过失罪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66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