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或出质人之占有该动产以善意受让该动产者,受让人或质权人仍取得其所有权或质权。[10],善意取得原是物权法上的制度,并非债权法上的 波,民法物权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75.94。 [11]肖厚国,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A].梁慧星。民商法论丛(13)[D].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943.html -
了解详情
担保物权。侵害担保物权的行为所侵害的客体就是担保物权,因此,不论侵害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均可构成侵害担保物权。担保物权设定之后,在担保物上存在两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0321页。我国《物权法》第117条规定: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57.html -
了解详情
其变更、移转的历程,完成了权利交接仪式。如移转动产上的所有权或在所有权上设定限制物权(如抵押权、质权)等。一旦所有人移转了所有权或者在其上设定了 的规则,如对于处分行为适用确定原则;处分人具有处分权限,处分行为才能生效;对于物权法上的处分行为适用公示原则等等。显然,对法律行为作进一步这样的区分,使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329.html -
了解详情
与人或出质人之占有该动产以善意受让该动产者,受让人或质权人仍取得其所有权或质权。”[10],善意取得原是物权法上的制度,并非债权法上的 波,民法物权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75.94。[11]肖厚国,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A].梁慧星。民商法论丛(13)[D].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1.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评论》1997年第6期。 [⑧]参见王全弟、丁洁:《物权法应当确立优先权制度———围绕合同法第286条之争议》,《法学》2001年第4 逻辑结构而言,日本民法之所以能够设立统一的优先权制度,以优先权涵盖法定抵押权、法定质权、留置权的内容,建立统一的法定担保物权体系,与其担保物权体系内部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04.html -
了解详情
领域,是错误的;每一个制度都是另一个制度的要素;普通法从来不知道有动产的返还请求权;由于普通法中绝对权的概念并未被认可,侵权行为法上的移 ]史尚宽。民法总论[M].台湾:正大印书馆,1980. [11]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上[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12]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53.html -
了解详情
质人、出租人、寄托人的行为不发生占有效力。所谓直接占有可独立存在,其实就是质权人、承租人、保管人对标的物的占有行为发生占有效力。如此后果明明是否定此种分类, ,法律既不问其有无正当权源,概给予保护??[17] 《物权法》第245条规定: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对妨碍占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896.html -
了解详情
力者,法律既不问其有无正当权源,概给予保护??[17] 《物权法》第245条规定: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对妨碍占有的行为 权为占有行为,即权利人。占有人可能是占有物的权利人,如所有权人、使用权人、质权人、留置权人;也可能非占有物权利人,如占有物的承租人、保管人、借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28.html -
了解详情
对应的,但大的分类可划分为物权性诉权、债权性诉权和混合性诉权,动产诉权和不动产诉权,本权诉权和占有诉权。[51]法国民事诉讼法中有关物权请求权诉讼的 担保中抵押权人的停止侵扰请求权,第1227条规定了质权之准用条款,等。《德国民法典》的这种设计尽管由于物权法编缺乏物权通则的规定从而也缺乏对物权请求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23.html -
了解详情
,是错误的;每一个制度都是另一个制度的要素;普通法……从来不知道有动产的返还请求权;由于普通法中绝对权的概念并未被认可,侵权行为法上的移 ]史尚宽。民法总论[M].台湾:正大印书馆,1980. [11]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上[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12]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