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财物的,后行为人承担的不是盗窃罪而是抢劫罪的共同正犯的责任。[26]对此,曾根批评指出,成立共同正犯不是单单积极的利用行为就足够,必须与先行行为一体 ,未必不可罚。有观点认为,后行为人对先行为使被害人陷入认识错误的状态存在认识并加以利用,构成不作为的诈骗,但这种说明不妥当。因为,完全没有参与欺诈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30.html -
了解详情
搪塞甚至逃跑,还是对履行合同有较积极的态度,既取得一定的利益,同时又承担了一定的义务。 上述区分两者界限的关键是行为人的主观目的,行为人是以骗取财物为 相对人的行为根本不构成诈骗罪。本文探讨的是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区别,陷于认识错误是被害人处分行为题中应有之意,无需再特别加以表述。否则,会把人们注意的重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10.html -
了解详情
有权把财物取回,这在英美法中称为“权力主张”(claimofright),可以否定主观恶意而不构成盗窃罪;其二,因事实认识错误,误认为有权利取回财物,但事实上这种权利 ,但认为拿走并不违法,只是一种不甚道德的善意占有。如明知为他人遗忘物,私自拿走,但采取一定措施积极寻找失主,准备在能找到时就原物归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35.html -
了解详情
的房门),只不过根据牵连犯或者吸收犯理论只认定为盗窃罪。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的结论和论证都是错误的,而出现结论错误的原因正是论证过程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产生的实践原因 从积极的角度看,法律规范的细致化既是客观犯罪现象不断发展、演变在刑事立法上的映射,也是人们对犯罪本质认识不断深化、治理犯罪技术提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598.html -
了解详情
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在盗窃罪中,被告人杨秀停系从犯,依法应从轻处罚。庭审中,被告人杨秀停能够如实供述所犯罪行,且其能够积极赔偿失主的部分经济损失,属有悔罪 ,应予认定。对盗伐林木罪部分,其提出只参与一起,一审判决认定其参与三起认定事实错误。经查,盗窃黄某某、王某家杨树两起事实,上诉人袁占有虽没有到伐树 ...
//www.110.com/panli/panli_154751.html -
了解详情
权机关的批准、出资后会有回报等认识错误,足以使对方出资,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集资诈骗罪中的诈骗方法。至于行为人是就事实进行欺骗,还是就价值进行欺骗,均 根据法定刑进行调整。无视法定刑解释罪状,常会出现政策导向失误。例如,在刑法对盗窃罪未废除死刑前,应当尽量将盗窃行为解释为其他罪名而不是相反,把公然盗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34.html -
了解详情
权机关的批准、出资后会有回报等认识错误,足以使对方出资,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集资诈骗罪中的诈骗方法。至于行为人是就事实进行欺骗,还是就价值进行欺骗,均 根据法定刑进行调整。无视法定刑解释罪状,常会出现政策导向失误。例如,在刑法对盗窃罪未废除死刑前,应当尽量将盗窃行为解释为其他罪名而不是相反,把公然盗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14.html -
了解详情
的他人占有进行积极侵害的犯罪,与此相对,侵占罪是基于信赖关系,在他人财物转移给自己占有之后,自己禁不住诱惑而将该财物侵吞的行为,因此,盗窃罪中的占有作为 在时间、场所上接近之外,还要求行为人在实施上述两个行为时具有侵害财物的占有并取得该占有的认识(盗窃故意)。可是,在侵害占有行为完成之后,如何能再对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39.html -
了解详情
的他人占有进行积极侵害的犯罪,与此相对,侵占罪是基于信赖关系,在他人财物转移给自己占有之后,自己禁不住诱惑而将该财物侵吞的行为,因此,盗窃罪中的占有作为 在时间、场所上接近之外,还要求行为人在实施上述两个行为时具有侵害财物的占有并取得该占有的认识(盗窃故意)。可是,在侵害占有行为完成之后,如何能再对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42.html -
了解详情
致人死伤的具体危险,主观上存在对于具体危险的认识(即使醉驾时不能认识,至少饮酒时也能够认识)。最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既包括对于致人死伤的 加重犯)。其实,这种观点过于绝对。虽然刑法中大多数罪名中的情节加重犯以构成基本犯为前提,例如盗窃罪,成立加重盗窃罪,以盗窃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为前提。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