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要件,将直接或间接许诺给予、提议给予或者实际给予行为纳入犯罪行为加以治罪,增加贿赂犯罪的资格刑、罚金刑,扩大没收财产的范围。 (二)完善刑事诉讼程序 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借鉴《公约》规定,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规定就腐败犯罪的相关主观要件的证明可以采取推定的方式,以减轻追诉机关的证明责任,降低证明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04.html -
了解详情
,而实质的合理性则强调解释的自由性。在一定意义上,两者实际上客观解释与主观解释的对立; 也体现了刑事违法性(形式的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实质的违法性)之间的对立 所列举的同类事项在刑法规范意义上具有相当性,同时还必须结合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与法定刑才可能准确把握其内涵与外延,有时还得联系相关法条才能准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701.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也即附属刑法规范,改写为刑法的具体条文;第四,将原拟制定的反贪污贿赂法的内容,规定到刑法中作为一章,并将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审议过一次的《 的有机统一体。主客观要件相统一的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也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法律事实根据。任何犯罪的成立,客观上必须有危害社会的行为,主观上必须有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47.html -
了解详情
注重预防是《公约》治理腐败的基本理念, 并提出要在始终贯彻和强调对腐败犯罪有效打击的同时, 坚持多学科、广领域的综合预防战略。《公约》还对 。笔者认为, 我国应该借鉴《公约》规定, 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 规定就腐败犯罪的相关主观要件的证明可以采取推定的方式, 以减轻追诉机关的证明责任, 降低证明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68.html -
了解详情
制作要求是:客观真实,全面细致,重点突出,清楚合法,准确严谨。应紧紧围绕犯罪构成要件,以及证据的三性(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来制作。但在实践中,这部分 情况在做笔录时至少要记明送的人是为了想通过行贿得到受贿人的帮忙,受贿人主观上也明知行贿人送钱或物是为了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以后满足行贿人要求。 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59.html -
了解详情
新特点,取消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一要件。②因此,国家工作人员不论其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只要其主观上有犯罪的故意,客观上收受了他人财物,就 仲裁员,关于其职务实施不正当行为或者不实施应当实施的行为,收受、要求或约定贿赂,是受贿罪。”⑨奥地利刑法第303条规定:“公务员关于违背职务之作为或者不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31.html -
了解详情
才能完成的犯罪类型。前者是刑法总则中规定的共犯,属于形式上的表述;后者指构成要件本质上必须由复数主体才能构成,属于实质上的表述。在现有的刑法学教科书里,几乎 中,行贿方交付利益的对象为受贿方,受贿方收受利益的对象为行贿方。在贿赂犯罪的犯罪结构上,行贿方和受贿方皆为行为主体,又相互以对方为其行为承受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4788.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成立。理由1、谭经民没有收受贿赂的故意,李某某给他钱是委托他请客送礼的,没有占有的意图,不符合受贿罪的主观要件;2、谭经民没有利用职务上的 案发后,被告人谭经民积极主动退赃并认罪悔罪,量刑时酌情予以从轻考虑。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一 ...
//www.110.com/panli/panli_39444349.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行为时对将造成的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10]还有人说:犯罪的主观要件,即罪过,是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时所持的心理态度。[11]以上说法有一点是共同的,即 中获得公众认同。那么,值得我们忧虑的是,在我国当今的司法现实中,贪污贿赂犯罪和渎职犯罪的量刑存在着普遍的背离罪刑均衡原则的轻刑化、缓刑化乃至免于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752.html -
了解详情
能说明其来源合法的行为①。该罪名是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逐步完善、适应现代反贪污贿赂犯罪的要求,在借鉴外国立法经验基础上,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而设立的。 种状态并存时,才具备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要件。超常规行为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笔者赞同此种观点。 5、有关犯罪主观方面的争议 学界的观点主要有:(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