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超出各共犯之力之简单相加,从而使犯罪更易于完成。从因果关系上看,各共犯之力合而成为一个犯罪原因,各成员之力只不过是造成犯罪结果的同一原因的组成部分。 即被轻率地放弃了。时至今日,中国海峡两岸刑法对共犯的规定以及学者对共犯的理解,已如两股道上行驶的车辆,各行其是。作为一种地方化的知识,法律在移植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89.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结果必须是法定的;四是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走私犯罪危害的是国家利益,如果以具体的危害结果作为走私罪的构成要件,那么这一危害结果究竟以什么形态为 走私淫秽物品罪的既遂,这显然是错误的。鉴于此,笔者认为,将走私犯罪认定为结果犯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从刑法理论上讲,走私犯罪应当是行为犯,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51.html -
了解详情
压成重伤。此时,行人穿越马路作为介入因素仅是发生本案的条件,肇事的真正原因则是违章超速行车,因此应当认定行为与结果具有因果关系从而可以构成本罪。 本罪 ,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60万元以上的。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757.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小很多,且在2003年12月的考试中,泄密范围的扩大不是孔静的责任;不能以行为人非法获利的多少作为认定情节是否特别严重的标准;孔静泄密的内容只是试卷的 组成部分,且与这种犯罪活动的危害后果有因果关系。故被告人胡仪、李荆、陈舒,属于被告人孔静所组织、指挥的犯罪的共犯,其行为均构成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 ...
//www.110.com/panli/panli_183682.html -
了解详情
指控被告人朱林燕、罗香玲、赖益民犯医疗事故罪罪名成立。根据三被告人的犯罪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第二十 负有直接责任。故其上诉提出“主观上无重大过错,与郭丽平的死亡无直接因果关系”的理由不能成立。上诉人赖益民系普外主治医师超出个人执业范围担任产妇郭丽平“剖宫产 ...
//www.110.com/panli/panli_167262.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身体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但是对于行为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规则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比较微弱的。这不仅仅是由于上文所质疑的判决书本身并没有表明刑罚减轻 群中,寻找一种大多数意见或优势性的通说来作为理由,这些理由只能成为我们的参考因素,但是不应成为我国刑法中故意伤害罪的同意界限的决定性根据。这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678.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领域,似乎可以将其视为是永远解不开的因果关系这一死结的真正发端。 对于刑法的研究者而言,简单的犯意(mens rea)和行为(actus reas) 当中,要求通过规定犯意的证明标准,提高检方的证明义务。而犯意要求一方面作为提高证明义务的砝码,另外一方面还可以为对于行为人的惩罚提供某种道德意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263.html -
了解详情
的成文法就能在司法实践中贯彻罪刑法定原则(这一命题不同于要实现罪刑法定首先要有完备的成文法,前者是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而后者则是一种条件关系) 能达到法定主义,因为犯罪这种反社会行为的种类毕竟是有限的,这一点也是同作为国家基本法的刑法和民法之间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民法调整的正常社会关系使其面临着无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93.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为刑法条文特别规定而成立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罪的转化犯,另一条为刑法条文特别规定而使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成为特定犯罪的结果加重犯。 原因而造成受害人重伤、死亡的结果发生,则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因为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与受害人重伤、死亡的结果存在间接的因果关系,且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也不大。三、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68.html -
了解详情
主观意志支配下进行的,行为的客观表现符合主观意志内容,并且有因果联系。主客观相一致作为我国刑法一项重要基础性原则,无论是在立法还是司法领域,无论是在保护人权 幼女;(5)是否有第三人告知其为幼女;(6)被告人与被害人的关系。以上几种情况只需具备其中一部分即可证明行为人“明知”,被告人若想同时推翻上述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