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它与旧派的自由意志论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绪论 (一) 刑事新派与旧派的划分 将不同派别的刑法学说包括犯罪原因论进行比较,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学派的划分, 强制,但以有把握的确渗为前提。 犯罪原因系统论:犯罪原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因果关系链的角度讲,有直接原因,有原因之原因;从原因所起的作用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29.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犯罪学是最广义上的犯罪科学中关于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的科学、与犯罪侦查学、刑法学和刑事政策学并列;(4)认为犯罪学就是对犯罪人本人及对其所采取 位置。不同的社会位置,使社会现象具有不同层次。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就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层次关系。犯罪现象与犯罪原因本身就有层次。犯罪原因还有原因,以至在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983.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惩诫措施等均不能对诉讼欺诈进行完全调整。我国刑法应增立诉讼欺诈罪,以保护裁判机关的正常裁判活动和他人的财物所有权或 财物之间并不具有因果关系,因而不构成诈骗罪。[ 1 ]在我国也有学者提出对于诉讼欺诈有必要规定独立的罪名,予以严厉打击。[ 2 ] (二) 诉讼欺诈与现行刑法妨害清算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26.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惩诫措施等均不能对诉讼欺诈进行完全调整。我国刑法应增立诉讼欺诈罪,以保护裁判机关的正常裁判活动和他人的财物所有权或 财物之间并不具有因果关系,因而不构成诈骗罪。[ 1 ]在我国也有学者提出对于诉讼欺诈有必要规定独立的罪名,予以严厉打击。[ 2 ] (二) 诉讼欺诈与现行刑法妨害清算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8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惩诫措施等均不能对诉讼欺诈进行完全调整。我国刑法应增立诉讼欺诈罪,以保护裁判机关的正常裁判活动和他人的财物所有权或 财物之间并不具有因果关系,因而不构成诈骗罪。[ 1 ]在我国也有学者提出对于诉讼欺诈有必要规定独立的罪名,予以严厉打击。[ 2 ] (二) 诉讼欺诈与现行刑法妨害清算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79.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结果(或者危险结果) ,而没有客观行为的表达,其客观面归责主要依靠因果关系理论来解决,当代刑法理论又发展出客观归责理论来解决过失犯的客观面的归责问题 的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此处的犯罪结果仅仅表述为重大伤亡事故而不包括财产损失。这不仅反映出刑法修正案与既有附属刑法规范衔接上的不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63.html -
了解详情
相当的犯罪构成的全部因素, 特别是包含了像因果关系和罪过这样一类必要的构成因素时, 才负刑事责任。[1](231)因此,在刑法学理论上没有也无须为解决这一问题, 都是有联系的, 都是作为共同犯罪行为的整体与共同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发生因果关系,并因此而承担刑事责任的。但问题在于不能因此而否定共同犯罪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74.html -
了解详情
法益危险状态。 (一)借助法益状态区别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不同的因果关系结构 危害法益的结果即是刑法上的危害结果。依据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 [5] 第一种观点认为持有型犯罪是不作为犯(简称不作为说),参见张智辉《刑事责任通论》,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5年,第124页;第二种观点认为持有型犯罪是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885.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犯罪行为的存在及犯罪行为与被告的关系,则可以对被告定罪的情况。它以因果关系为归责基础,存在无过错的情况下追究被告刑事责任的情形。严格责任犯罪 严格责任定义为对于缺乏主观罪过或主观罪过不明确的特殊侵害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刑法制度,从这个角度看这些条款规定的犯罪因主观方面不明确就可以视为追究行为人的严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93.html -
了解详情
临床司法鉴定所司法意见书,认定吴兆友的犯罪行为与上诉人的伤害后果之间无因果关系,属明显错误;吴兆友应对上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上诉理由,经查,河南正诚法医临床 的处理有不当之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 ...
//www.110.com/panli/panli_128456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