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五十七条修改为: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 条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七十三条国务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2593.html -
了解详情
四,增加对相应违法行为的处罚。根据上述修改内容以及进一步严格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的要求,草案对劳动合同法法律责任部分作了相应修改:一是增加规定,对未经许可擅自 。本次例会也对最高人民法院于2013年1月18日公告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进行了学习,《解释四》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9537.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务派遣用工数量快速增长,部分企业突破三性岗位范围,在主营业务岗位和一般工作岗位长期大量使用被 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罚款,并适当提高了罚款额度;对劳务派遣单位并可吊销其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行政许可。修法前后法律实施作衔接规定新修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8136.html -
了解详情
施行期间,除部分地方性立法外,几乎处于自然生长的状态。然而,劳务派遣并未因《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施行而得以有效规制,反而野蛮生长,影响到劳动力 关注,单保护抑或双保护的争论贯穿立法始终。但立法者未明确其对劳务派遣所持的态度是管制(regulation)还是放松管制(deregulation)。比较多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83.html -
了解详情
未与任何一方签订有书面合同,一般情况下,应当认定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但是,如果劳动者工资由职业介绍机构发放而劳动者对此未提出异议,如果查明 派遣单位承担。 第四,用工单位应履行相应义务。《劳动合同法》将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称为用工单位。用工单位应履行下列义务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563.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团体职员均纳入干部人事制度管理。我国《劳动法》基于“双轨制”,并适应劳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一是将企业中的用人关系“并轨”统一纳入劳动法调整 劳动关系缺乏法律规范,使得一些用工单位出于规避劳动法律法规的意图而通过劳务派遣形式用工。《劳动合同法》对此作了专章规定,从法律上明晰了三方主体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874.html -
了解详情
尴尬。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用工单位拒不执行同工同酬的违法成本几乎为零,《劳动合同法》并没有相应的处罚规定,况且劳动者对同工同酬的知情权因其信息弱势和用工 了难度。 3.5 劳动者的工会保障权益形同虚设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782.html -
了解详情
其非主流、补充的用工地位,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但实际上,《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竟让劳务派遣喧宾夺主,似乎成了用工方式的主角。一夜间,不光是企业,而且行政机关、 东部较发达地区倍受推崇,并很快蔓延到全国的各行各业。全国各地各种性质和类型的派遣机构、组织猛增至近3万家,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经办或审批的近两万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781.html -
了解详情
尴尬。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用工单位拒不执行同工同酬的违法成本几乎为零,《劳动合同法》并没有相应的处罚规定,况且劳动者对同工同酬的知情权因其信息弱势和用工 了难度。 3.5 劳动者的工会保障权益形同虚设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649.html -
了解详情
其非主流、补充的用工地位,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但实际上,《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竟让劳务派遣喧宾夺主,似乎成了用工方式的主角。一夜间,不光是企业,而且行政机关、 东部较发达地区倍受推崇,并很快蔓延到全国的各行各业。全国各地各种性质和类型的派遣机构、组织猛增至近3万家,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经办或审批的近两万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6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