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标准,那么,对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无论是索取财物的受贿罪还是收受财物的受贿罪,都以是否取得他人财物作为受贿罪的未遂与既遂的区分标准。(47)换言之, 兼看守摩托车。(53)俞是实行犯或教唆犯或帮助犯?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犯罪构成要件说,俞主观上具有抢劫罪的故意,客观上只实施了放风行为,他不能被认定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468.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位置关系表现出来。就我国《刑法》规定的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类型而言,实行终了未遂、终了中止的位置与既遂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最近,而犯罪预备、预备中止、未实行 ,就很容易得出这类案件中的行为人应该构成抢劫预备和盗窃既遂的结论。按照吸收说的观点,对于行为人的行为应以盗窃罪既遂吸收抢劫罪的预备,;而按照数罪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996.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行为是构成要件行为,第二行为不是构成要件行为,第二行为犯的目的实现与否,既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也不影响犯罪既遂的认定。[39]违规制造枪支罪中的非法销售 法益,同时符合了盗窃、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与盗窃、抢夺、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应当数罪并罚。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74.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位置关系表现出来。就我国《刑法》规定的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类型而言,实行终了未遂、终了中止的位置与既遂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最近,而犯罪预备、预备中止、未实行 ,就很容易得出这类案件中的行为人应该构成抢劫预备和盗窃既遂的结论。按照吸收说的观点,对于行为人的行为应以盗窃罪既遂吸收抢劫罪的预备,;而按照数罪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01.html -
了解详情
抢劫罪是一种结果犯罪,它侵犯双重客体,那么认定抢劫罪是否既遂的标准,一要看行为人是否已经取得了财产;二要看受害人的人身是否受到侵害。只要侵犯了其中的一种 )》对这一争论作了定论。该《意见》第14条规定: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抢劫罪侵犯的是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双重客体,如果造成被害人轻伤以上后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51.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根据的。 2.我国刑法分则关于过失犯罪的规定也表明它不是以既遂为模式的。我国刑法理论的共识一致认为,犯罪未遂与既遂等犯罪形态只是针对直接故意犯罪的,过失 于犯罪的成立与否,而不着眼于犯罪的既遂。后者如第263条规定的抢劫罪的死亡结果;这种法定的结果也并无标志犯罪既遂的意义,而只有量刑上的意义。上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92.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的。2. 我国刑法分则关于过失犯罪的规定,也表明它不是以既遂为模式的。我国刑法理论的共识一致认为,犯罪未遂与既遂等犯罪形态只是针对直接故意犯罪 行为人既遂后行为人自动有效地防止实害结果发生的行为认定为犯罪中止,虽与既遂后不能成立犯罪中止的传统观点相抵牾,但有利于尽可能鼓励犯罪分子及时悔悟,避免危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722.html -
了解详情
并非犯罪的起始,犯罪预备往往开始于犯意形成之后。因此,正确的理解犯意表示有助于认定犯罪预备。当然,从刑法意义上来说,由于犯意形成阶段不存在刑事责任问题,将其 丝毫不影响抢劫罪既遂的成立。 参见徐逸仁:《故意犯罪阶段形态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9~260页。)或者否认存在既遂与未遂之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216.html -
了解详情
的。 2.我国刑法分则关于过失犯罪的规定,也表明它不是以既遂为模式的。我国刑法理论的共识一致认为,犯罪未遂与既遂等犯罪形态只是针对直接故意犯罪的, 的犯罪,抢劫罪就不是结果犯。目前,我国通说采用第一种含义,认为结果犯是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76.html -
了解详情
并非犯罪的起始,犯罪预备往往开始于犯意形成之后。因此,正确的理解犯意表示有助于认定犯罪预备。当然,从刑法意义上来说,由于犯意形成阶段不存在刑事责任问题,将其 丝毫不影响抢劫罪既遂的成立。 参见徐逸仁:《故意犯罪阶段形态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9~260页。)或者否认存在既遂与未遂之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