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母亲生产时,医生为避免母亲之生命危险或重大健康伤害之必要,牺牲其子女。(4) 所谓预防性之正当防卫,即行为人因事后之防卫极困难或不可能,事先以预防性 ,不法概念只是指侵害法益的结果。那么,根据结果不法的宗旨,即使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的侵害法益行为仍属于不法攻击行为,甚至于动物的袭击也可以看作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94.html -
了解详情
的侵害是否符合不法的条件(包括是否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资格),并以此决定是实施正当防卫还是紧急避险,同样不具有可行性。其实,只要我们站在防卫人防卫之前的角度, 其一般概念及处理原则,从而在分则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凡是可以有未完成形态的故意犯罪罪名,便自然包含了这些形态,故在司法中认定犯罪时,未完成形态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19.html -
了解详情
加害人也就无从主张过失相抵。因此,在受害人的行为属于违法阻却事由,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以及自助行为等情形下,不构成过失相抵。此外,在受害人见义勇为的情形 义务人根据具体情况分担损失。尤其是在受害人遭受人身伤害时,即便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具有极为严重的过错时,除非他是故意的且加害人没有任何过错,否则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269.html -
了解详情
加害人也就无从主张过失相抵。因此,在受害人的行为属于违法阻却事由,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以及自助行为等情形下,不构成过失相抵。此外,在受害人见义勇为的情形 义务人根据具体情况分担损失。尤其是在受害人遭受人身伤害时,即便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具有极为严重的过错时,除非他是故意的且加害人没有任何过错,否则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920.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的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到主观方面的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乃至正当防卫等排除社会危害的行为等,都采取实质性的社会危害性概念,而不使用违法性概念 主旨就是要解决这“不一致”的情形是否妨碍对非预想性犯罪事实成立故意。无论是对象辨认错误还是对象打击错误都有这种意义上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的不一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51.html -
了解详情
、欺骗手段但行为诚实的私力救济行为可阻却违法性。31 自救行为类似于正当防卫,但前者是事后救济,后者是事前救济。有人认为,既然不法侵害业已经过, 时应予考虑。如司法人员徇私枉法令犯罪分子逍遥法外的,受害人即便复仇,国家在审理受害人故意伤害案时也应考虑具体情形对其从轻、减轻或免除刑事处罚。 (六)国际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318.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针对弱者的犯罪;(10)使用武器威胁或伤害被害人;(11)故意、无必要地超过犯罪所需实施暴力或者毁坏财物;(12)滥用权力或信任;[13] 的主要证据包括:作为法定量刑情节的自首、立功、累犯、中止、未遂、正当防卫的证据。 [25]这一方面是基于诉讼效率的考虑,另一方面是因为量刑事实一般不会引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603.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后果等;(2)被害人影响陈述,即被害人关于犯罪行为给自己造成的身体或精神伤害、物质损失等;(3)社会调查报告及其他报告,主要反映被告人个人情况、家庭 主要证据包括:作为法定量刑情节的自首、立功、累犯、中止、未遂、正当防卫的证据。 (25)这一方面是基于诉讼效率的考虑,另一方面是因为量刑事实一般不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99.html -
了解详情
、欺骗手段但行为诚实的私力救济行为可阻却违法性。[31]自救行为类似于正当防卫,但前者是事后救济,后者是事前救济。有人认为,既然不法侵害业已经过, (1984),pp.845,850,882.[8]“在日本,私的纷争无论在程序上还是在实体上往往是以‘逃避法院’的形式通过法外渠道妥协解决的。”[日]田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60.html -
了解详情
是违反了交往安全义务还是侵犯了权利就已经非常暧昧不清了。第823条第2款规定的违反保护他人法律之侵权类型和第826条规定的故意违反善良风俗的侵权 赔偿义务之要件的非独立功能之外,还具有独立的防卫功能,即对违法行为允许正当防卫和行使防卫权(例如,妨碍预防请求权和妨碍排除请求权),参见注[32],第4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