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无法维持,代理制度的功利效果也将无法得到体现。 众所周知,民事法律行为是以发生民法上法律效果为目的的行为,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基本要素,以合于法律规定而 ,但不明示自己的代理人身份,或者仅以自己名义实施法律行为的代理。见李开国:《民法基本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33页;4、隐名代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36.html -
了解详情
也应当是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地役权设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设定、抵押权设定、质权设定是物权行为,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地役权合同、农业承包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都是 《民法通则》起草过程中存在6个争议较大的问题:4、确立了意思自治原则。这表现为采用不采用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体系。反对的人认为,英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44.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至于意思表示,学者们认为只是构成民事法律行为的要素。对于意思表示和合法性二者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谁更为根本的问题,我国民法理论明显地倾向于后者。 交易成本。 例如,物业公共区域的景观与售房合同不符(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典型违约问题,作者也认为公共区域的景观应该是小业主购买商品房是同时购买的私权利)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34.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第二章公民(自然人);第三章法人;第四章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第五章民事权利;第六章民事责任;第七章诉讼时效;第八章涉外民事关系的 统一的、与行政管理脱钩的不动产登记制度 不动产登记制度为物权法的制度基础。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多个登记机关、多头登记。[15]甚至有的登记机关,藉登记以牟取不当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11.html -
了解详情
特定人B2、B3Bn之间已经达成关于所有权转让的物权合意。 (三)登记:绝对物权行为的生效要件 通过买卖合同A和B1达成所有权转移的合意,通过公告异议程序A又 行为的效力是否会因此而受影响?这就是民事法律行为(债权行为、绝对法律行为)与国家确认行为之间的无因性问题。笔者认为,物权变动经过国家确认并予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73.html -
了解详情
民国时期的民法典主要借鉴了德国民法典,现在我们制定民法典,仍然需要借鉴德国民法典,问题在于怎样借鉴,是否完全抛开民法通则颁布以来的立法经验,而照搬德国民法典的 、家庭、亲属关系而享有相关的人身权和财产权。7、根据法律规定和民事法律行为及其他合法原因而享有的其他民事权益。8、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24.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有些行政事实行为不涉及程序问题,如行政机关的暴力侵权行为。 无论是民事事实行为,还是民事法律行为,都是能直接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 ,2000.763。 {3}[德]毛雷尔.高家伟译.行政法学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0.391页以下,707。 {4}王名扬.法国行政法[M].中国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38.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与此相对应的具体规定为依据来识别。如《民法通则》第四章第一节就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变更、消灭分别有具体规定,第55条规定的民事法律 8项外,在实体法中有明确规定来分配举证责任[16],根本就不存在举证责任倒置问题。当然,我国理论界普遍还是坚持确认举证责任倒置规定。[17]他们认为倒置举证责任有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30.html -
了解详情
;书面协议未约定的,可以按照出资比例或者盈余分配比例承担。(原64条) 三、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63.当事人以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形式实施的民事 无因管理原则处理。 四、民事权利 (一)关于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问题 85.财产已经交付,但当事人约定财产所有权转移附条件的,在所附条件成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24.html -
了解详情
附任何条件,以免诉讼程序不安定。 一般情形中,权利人在处分自己权利时可以附有某种条件或期限,这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表现最明显。诉之撤回也是当事人的民事行为, 时,可以援引撤回起诉的措施,本部分不再详述。但是对上诉人撤回具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予以明确。现阐述如下: (1)二审中原告能否申请撤回起诉。当事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