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非法为自己或第三人(包括自然人与法人)获取物质利益的目的。参见孙力硕士论文:《论盗窃罪的犯罪构成》,第56页,西北政法学院,1988.(3) 在刑事立法上专门设立有“使用盗窃罪”以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值得中国刑法借鉴。(四)盗窃罪数额认识错误问题数额是判断盗窃行为罪与非罪、罪轻罪重的标准之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35.html -
了解详情
21](二)案件事实存在疑问时有利于被告的理论根据笛卡尔曾经说过:“我认为应像拒绝绝对错误的东西一样,对于不确定的事物也应加以排斥。”[22]在刑事司法 的,对于一般人而言,对于特定行为而言都会产生疑问;在具体案件的处理上,行为人即可能因自己的行为缺少恰当的判断基础提出辩解,而往往这种辩解是有根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84.html -
了解详情
为了赢得选民的支持和信任,他们会根据多数选民的偏好随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和行为,虽然由于理性的局限,他们对选民偏好的判断经常是错误的。官僚是一种政治体制度最基本和 解释理论之不完备性的认识。哥德尔定理的出现是人类心智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正是它给了严格决定论以致命的一击。哥德尔定理是元数学证明论的最重要成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57.html -
了解详情
与说理,都纠正不了自身的错误。人的内在弱点与有限性致使他们的判断容易出现失误,从而给任何权威宣称“绝对正确”的自信打上了大大的折扣。和其它人类活动一样, 自然理性的“法”,见郭道晖:“论法与法律的区别-对法的本质的再认识”,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6期,页13-14.笔者并不反对这种区分,但本文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化的,并不像某个行为是否犯罪的判断那样依赖于行为人内心事实和行为时的具体情境以及禁止规范、实体犯罪概念的运用。正因如此,《刑法》规定犯罪成立条件不可避免要兼 》隐含规定的定罪情节,才能充足犯罪成立条件。所以,对《刑法》第3条,如果错误地按照行政逻辑去建构,就趋向于采取法有明文规定必为罪必处罚,法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6663.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对行为本身是否具有危险性作出判断,就可以依据形式上的典型行为以肯定抽象危险的存在而因此具有实质的不法性。也即是说,在此问题上采行 的忽视,这恰恰是对行为无价值理论的反叛。 所以从行为无价值理论中汲取风险刑法的给养是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风险刑法的思路已经完全与主观主义分道扬镳。譬如,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501.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学的探究。总体说来,作品内容重复率极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以错误的信号:刑法方法论即是刑法解释学。刑法学的研究方法只能停留在语义学或者形而上学的层面么 中的意义。在《犯罪人论》的序言中,龙勃罗梭说道:立法者、哲学家,这些人心灵正直,习惯于人类最高尚的思维;他们作出判断的出发点是将心比心;他们几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846.html -
了解详情
之一,但绝大多数所持的都是解释论立场,似乎并未充分说明,为何要以是否旨在保护个人作为界定侵权法保护客体的适格规制性规范的判断标准。 此问题绝非庸人自扰 主张甲对上述损失予以赔偿。恐怕没有几个人会赞同,原因就在于乙并未因《刑法》第104的规定取得私法上的法权领域。毕竟,侵权法并不具有像警察一样的维护治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239.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却得出了犯罪就是一切违法行为。这也是不合理的。 可见,刑罚就是一切惩罚,刑法就是一切法的结论是错误的,其前提犯罪可以适用刑罚和非刑罚惩罚就是错误的 在有责性的判断中,除了法定的理由外,还有非法定的期待可能性判断,也可以由法官自由裁量适用以排除犯罪的认定。可见,大陆法系的犯罪论在犯罪认定上采取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110.html -
了解详情
和正犯同样的刑事责任是一回事,而这类共犯行为是否属于刑法上的实行行为则是另外一回事。不能因为前提性地认为正犯是实行犯,然后基于合理处罚的需要将 实施具体犯罪的共犯人亦可做如上评价。但是,正如前文所言,判断是否是实行犯要根据分则规定的构成要件首先进行形式的判断,而并非着眼于共犯人在犯罪过程中的作用。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2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