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主体的评价,主体对客体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标准不同,评价的结果也不相同。在刑法规范内容上,立法者对定罪的标准不同,导致结果就是罪与非罪 的评价,因为强奸行为已经是一个独立的犯罪构成事实。理论上有人认为这种情形属于牵连犯,但实际上强奸行为与强迫卖淫行为之间,不存在什么必要的牵连关系,即使强迫卖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95.html -
了解详情
表述为公道自在人心。因此,孙伟铭案等的定案,其司法意义也主要是体现在满足民众法感情方面,而其对于正确定罪的价值,还在遭到严重质疑。这意味着,前述司法 建立在任意一种交通条件之上,相反,他(她)总是以某种特定的交通环境为依据。但是,其所预期的交通环境可能有变,这至少是因为其所预定使用或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317.html -
了解详情
2006年1月23日起实施。有的人就提出了该司法解释究竟是什么时候生效的疑问, 实际上该疑问的基础在于认为2006年1月11日为公布日期,而实际上真正的公布 新法,而司法解释只依据第3条就不充分。因此,如果这个前提是成立的,该解释就是成立的,这属于以司法解释单独或者说主要作为定罪的情况,这必须进行个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03.html -
了解详情
是定罪,更不能理解为被告人自我定罪,被告人既没有自我定罪的权力,也没有这样的义务,自我定罪也不具有法律上的意义。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种罪, ,被告人实际上很难判断自己行为的性质,被告人的认罪也难于作为断案的依据。被告人即使对检察机关指控的罪名不持异议,但也可能是轻罪重诉。例如行为人有侵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428.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原则,是我国刑事立法健全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这一原则,认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的是什么罪,适用 制定的刑事政策和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政策精神、刑法理论在审判过程中对个案所作的解释作为判案的依据。 为此,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最高人民法院就试图对罪名、刑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823.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原则,是我国刑事立法健全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这一原则,认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的是什么罪,适用 制定的刑事政策和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政策精神、刑法理论在审判过程中对个案所作的解释作为判案的依据。 为此,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最高人民法院就试图对罪名、刑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772.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程序中,法院完全遵循先刑后民和刑事优先于民事的原则,将被告人的定罪量刑问题视为法庭审理的核心问题。无论是法庭调查还是法庭辩论,几乎完全围绕着被告人 ,两者不可混为一谈,更不能把民事赔偿作为刑事量刑的依据。因此,即便是把赔偿被害人损失作为法官自由裁量范围内的从轻处罚情节,也未免自由得过分了。 [4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9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侦查机关已经越来越多地采用诱惑侦查方法。问题是,我国对诱惑侦查的适用在法律上还找不到相关的依据。尽管《人民警察法》第16条对侦查机关 活动的,应当将诱惑者作为被诱惑者的共犯进行定罪处罚。 [1]参见《何家宏、龙宗智:违法性诱惑侦查应该承担什么法律后果?》//www.tyfw.net/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98.html -
了解详情
要件的行为均等地包含了违法行为与非违法行为,故对构成要件只能进行形式的解释。但形式的解释导致在构成要件之外寻找定罪的标准,从而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初衷 、基本问题经过短暂讨论之后便无人问津了。人们很少过问,所谓的热点、前沿问题,与传统问题、基本问题是什么关系。有些热点、前沿问题由来于社会生活,但有些热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163.html -
了解详情
犯和义务犯的区别。纯正身份犯(不纯正身份由于只影响量刑而不影响定罪,故不加以讨论)之能力犯,并非亲手犯,可以构成间接正犯, [34]但义务犯则为亲手犯, 内容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在台湾地区,期待可能性虽不是直接作为刑法修法的依据,但可以作为补充立法的根据,如依优生保健法第九条第一项第一、二、三、四、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