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毫无作用。但这种理解并不正确。因为抢劫罪的成立并不以被害人实际反抗为条件。在临时起意取财的场合,行为人通过新实施的暴力、胁迫行为使被害人清楚地意识到, 行为共同说。但无论采用哪种观点,都能得出盗窃和抢夺可以成立共同犯罪的结论。有关学说可参见黎宏著:《刑法总论问题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17.html -
了解详情
多众犯是指以多数人实施向着同一目标的共同行为为成立条件的犯罪。对向犯是指二人以上的行为相互以存在对方的行为为要件的犯罪,如重婚罪、贿赂罪。对向犯可以分为 说也罢,最终都应回到否定共犯构成要件的成立上解决问题。最后,折中说并非抓住了片面共犯的本质。按照因果共犯论,共犯的处罚根据在于与法益侵害结果之间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51.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不是具有身份者,事实上也许不可能侵害法益,并认为这能给犯罪的成立以根据[ 9 ]149。 相应的,第二种主张就是区别说,该说尽管也是在法益侵害的范围 某种特殊法益也侵犯了普通法益,但是,这种理解在解决无身份者可以构成身份犯的共同犯罪问题上却并无障碍,具体理由参见后文论述。 也有学者从身份在对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36.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不是具有身份者,事实上也许不可能侵害法益,并认为这能给犯罪的成立以根据[ 9 ]149。 相应的,第二种主张就是区别说,该说尽管也是在法益侵害的范围 某种特殊法益也侵犯了普通法益,但是,这种理解在解决无身份者可以构成身份犯的共同犯罪问题上却并无障碍,具体理由参见后文论述。 也有学者从身份在对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43.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不是具有身份者,事实上也许不可能侵害法益,并认为这能给犯罪的成立以根据[9]。 相应的,第二种主张就是区别说,该说尽管也是在法益侵害的范围内 了某种特殊法益也侵犯了普通法益,但是,这种理解在解决无身份者可以构成身份犯的共同犯罪问题上却并无障碍,具体理由参见后文论述。 也有学者从身份在对犯罪构成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11.html -
了解详情
偷逃税额6 万元。 在排除了公司前任股东与后任股东通谋进行共同犯罪的可能性后,对于如何追究该公司的刑事责任,实践中存在以下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 该罪名将数额累积计算,还是对各个单位分别适用单位犯罪的条款,值得探讨。 2003 年底,胡某、赵某在广东注册成立了甲公司。2004 年初,二人又在上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34.html -
了解详情
不够。通行的刑法学教材章节设置如犯罪构成的整体介绍、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直至犯罪未完成形态、共同犯罪、罪数等,都是立足于静态 刑事责任的能力问题当然也应当在犯罪之后才能论及。但我们的绝大多数教材在讲犯罪主体的成立条件时,就讲起了刑事责任能力的问题,而且是把它作为成立犯罪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02.html -
了解详情
的形态。教唆犯和帮助犯在犯罪的成立上,都具有从属性,如果被教唆、帮助的对象根本不可能成立犯罪,行为人便难以成立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或帮助犯。行为人的教唆 ,防患于未然,将组织、领导行为本身就作为具体的犯罪行为类型加以规定,为国家抗制该类犯罪的工作能够尽早进行提供了便利条件,也有助于防止具体类型恐怖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14.html -
了解详情
特征及处罚原则 未遂教唆与教唆未遂存在于教唆犯中,要把握二者的概念及特征,首先要准确理解教唆犯的成立条件,只有如此,才能准确界定未遂教唆与教唆未遂存在的 犯罪目的或者没有发生危害结果。 未遂教唆,实际就是在共同犯罪中教唆犯构成了未遂犯。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刑法立法及理论中,主要有三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476.html -
了解详情
(即一果一因)的话,当然没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将该行为看作为引起结果的原因。但是,在共同犯罪以及行为后介入了其他行为,即和危害结果有关的原因不只 生育行为不是实行行为, ,不在条件说的考虑范围之内。[10]但是,根据责任要素来限定犯罪的成立,有向主观犯罪论倾斜,导致主观归罪的危险;根据实行行为,来限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