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等行为特征上具有相似点,所以此类网络犯罪在确定追诉时效期限上面临相同的问题。设置逻辑炸弹或输入计算机病毒程序方式、进而实施相关犯罪的行为大体可以分为两种 行为,能够独立地被刑法评价。但上述所举第二个例子虽为直接故意犯罪,包含了一定的发生犯罪结果的危险,但这种危险不属于因果关系上现实的确定的危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85.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金钱赔偿请求权”,也就是精神损害的金钱赔偿。我国对贞操权的法律保护,刑法上有刑罚制裁,行政法上有行政处罚,但是,对于这种民事权利恰恰没有规定民法的 会造成精神损害,也就不应要求赔偿。至于违约行为精神损害赔偿的因果关系、赔偿原则、赔偿数额等问题,限于本文主题,笔者将在另文中讨论。四、刑事案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84.html -
了解详情
;(7)证据与待证事实间的因果关系是否充分;(8)事实的定性是否准确。(注:这是一个事实与法律混合的问题。)事实问题的行为表现是事实认定。事实认定是 《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者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也有国内的《刑法》第245条和第247条的刑事立法规定。非法口供是对人权严重侵犯基础上获得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73.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认识的因素包括:行为性质、行为客体(行为对象)、行为结果、行为与结果间的因果关系,法律规定的其他事实(如禁猎区、禁猎期等)。此外在一些特殊的犯罪 结果及行为伴随状况。其中,“对结果的预见问题一直是判例法中故意争论的中心,焦点是对结果的预见应达到何种程度。”可见,香港刑法也强调对行为结果的认知。(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95.html -
了解详情
,更不利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效统一。 (四)部分医疗费与交通事故没有因果关系的问题。实践中,有的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治疗的过程中,检查出自己还有 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进一步认为:“根据刑法第三十六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以及我院《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560.html -
了解详情
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揭示了防卫行为与侵害人人身受损存在直接因果关系,防卫行为指向应是侵害者人身。而且如果允许用损害财产的方法制止严重危及 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规定才具有实际的意义,便于理解和实践操作 。 第四种观点认为,因为暴力杀人、抢劫、绑架等犯罪都属行凶行为,但在新刑法所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962.html -
了解详情
注意的是,赠与人的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必须与受赠人的违法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若赠与人的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并非受赠人违法行为的直接结果, 这些主体继受取得赠与人的撤回权,因此不属于此处所说的法定撤回权的继承问题。 [19]王洪亮:《合同法难点热点疑点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25.html -
了解详情
伤害往往是通过吸毒者的自我负责行为实现的,中断了运输毒品行为与现实伤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也阻却了运输毒品行为人承担现实伤害后果的责任。因此,具体的运输毒品 :《运输毒品罪疑难问题研究》,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 ⑾[日]前田雅英:《觉醒剂事犯之多发化与刑法理论》,载《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50.html -
了解详情
方来看,受欺诈方对事实也有误解,但这同欺诈方捏造事实或隐瞒事实有因果关系,是对方欺诈造成的。而误解是误解方因自己的疏忽造成的误解方的 更容易成为立法者的选择。[43]这也是今天我们开始检讨合同法效力瑕疵制度类型化及其问题的经济基础,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余年的市场经济建设,当前市场已经发育得比较稳定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47.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将无法立足,或者我们的世界将是一个充斥着刑罚的世界。 而其直接的刑法根据则在于:其一,行为人的行为不符合相应的犯罪构成,例如Frisch认为 ,被害者 过错。其四,从因果关系上来看,自危行为是危害结果的主要原因。 四、共同犯罪行为导致同伙伤亡,一般不存在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受到侵害的问题 犯罪客体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