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数罪并罚。此种观点认为,由于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已经属于新的不同于受贿罪的犯罪行为,就不存在法条竞合关系。至于说是牵连犯,在部分情况下是能够成立 为标本进行研讨。 ⑽参见冯亚东:《受贿罪与渎职罪竞合问题》[J],《法学研究》2000年第1期。 ⑾参见林山田:《刑法特论(上册)》[M],台湾地区三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21.html -
了解详情
而致他人死亡的,就与公共安全无关。 下面,我们再假设一个与私设电网案类似的案例作进一步的分析: A与B有仇,为了报复B,在B每天必经之路上,埋设了一个土 页。 [3]李希慧主编:《刑法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7页。 [4]对此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法条竞合,爆炸罪属于整体法,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422.html -
了解详情
、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对此,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都主张按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处理。 2、法条竞合问题 合同诈骗罪作为特殊诈骗犯罪在诈骗 案例释解》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9.684页 [10] 吕敏《合同诈骗罪的认定》载《法学》 1994.第四期17页 [11] 熊选国《论利用合同诈骗罪与民事诈骗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74.html -
了解详情
而致他人死亡的,就与公共安全无关。 下面,我们再假设一个与私设电网案类似的案例作进一步的分析: A与B有仇,为了报复B,在B每天必经之路上,埋设了一个 ,第538页。 ⑶李希慧主编:《刑法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7页。 ⑷对此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法条竞合,爆炸罪属于整体法,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98.html -
了解详情
混同于直接性关联,不当否定了作为中间结论的基本犯罪+过失致死罪之想象竞合的可能性。例如前述案例1、案例2就是因为取消了这种中间结论,而导致 法院判决汇编BGHSt 48,34)、2008年1月10日判决(德国《新刑法杂志》所载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例BGH NStZ 2008,686)等。 ⑼详细论述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4393.html -
了解详情
8}有学者将其作为与特别关系、吸收关系、补充关系并列的一种法条竞合形态。{9}还有学者认为法条竞合中包括特别关系、补充关系、吸收关系三种,共受 并放弃返还要求,公诉机关应该在何时提起公诉呢? {39}参见赵秉志主编:《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分则篇(四)》,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页107。 {40}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389.html -
了解详情
通常情况下二者往往以想象竞合的方式发生竞合,所以应当从一重罪论处。[60]其实,上述试图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想法正是我国刑法理论界惯常的思维方式,正如有学者 规定的规定,对此,通说认为该规定意味着确立了法条竞合时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适用原则,因而,行为人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过失致人死亡、故意致人伤害、过失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16.html -
了解详情
、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对此,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都主张按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处理。 2、法条竞合问题。 合同诈骗罪作为特殊诈骗犯罪在诈骗 合同进行诈骗活动而为之提供担保,实际上是一种帮助行为,应当承担共犯的罪责。 参考文献 ① 高铭暄.新编中国刑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668页 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24.html -
了解详情
、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对此,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都主张按“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处理。2、法条竞合问题。合同诈骗罪作为特殊诈骗犯罪在诈骗 。法律出版社。2000.第三期。120页⑨刘家琛。新刑法案例释解。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684页⑩吕敏。合同诈骗罪的认定。载〈法学〉。1994.第四期。17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73.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与其他相关犯罪的竞合,包括想象竞合与法条竞合,这是由非法经营罪的特点决定的,也与我国刑法的发展历史有关。对于这种竞合现象, 自由裁量权的方法避免量刑失衡,具体是由有权机构在总结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制定量刑指导规则,规范量刑程序和细化量刑情节。近年来,我国也对量刑失衡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32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