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的情节。而如何处理各种情节之间的关系,则是量刑方法的重要内容。 (一)首先需要讨论的是,作为量刑基准的责任,究竟是什么含义?对此,国外刑法理论上存在两 法定刑。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将责任刑情节作为法定刑升格的根据,而不能将预防刑情节作为法定刑升格的依据。倘若责任刑情节与预防刑情节都成为法定刑升格情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40.html -
了解详情
往往先于客观判断、实质判断往往先于形式判断、个别判断往往先于类型判断,从而容易造成定罪的错误。相对比而言,在三阶层体系之下,各种关系之间顺序清楚、分工明确 ,如果仅仅有非难可能性这一评价标准的存在,并不具有什么实质意义,虽然非难可能性是责任的本质,但是,必须以行为人的故意、过失这种心理事实为前提。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38.html -
了解详情
往往先于客观判断、实质判断往往先于形式判断、个别判断往往先于类型判断,从而容易造成定罪的错误。相对比而言,在三阶层体系之下,各种关系之间顺序清楚、分工明确 ,如果仅仅有非难可能性这一评价标准的存在,并不具有什么实质意义,虽然非难可能性是责任的本质,但是,必须以行为人的故意、过失这种心理事实为前提。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94.html -
了解详情
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原则,是我国刑事立法健全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这一原则,认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的是什么罪,适用 刑事政策和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政策精神、刑法理论在审判过程中对个案所作的解释作为判案的依据。 为此,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最高人民法院就试图对罪名、刑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43.html -
了解详情
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原则,是我国刑事立法健全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这一原则,认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的是什么罪,适用 刑事政策和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政策精神、刑法理论在审判过程中对个案所作的解释作为判案的依据。 为此,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最高人民法院就试图对罪名、刑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50.html -
了解详情
强奸是指具体罪名而非具体罪行。例如相关人员指出,司法实践认为如果对奸淫幼女单独定罪,则无法对相对责任年龄者适用第17条追究刑事责任,取消奸淫幼女罪罪名,不仅 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我们无法从立法过程中看出,这些罪名或者罪行的确定依据了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尤其是对于同放火、爆炸、投毒并列规定在同一条款中的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25.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 2 ]。上述日本判例似乎采纳了后者的立场, 但是这样带来的重大问题是定罪和处刑所依据的犯罪并不同一。 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欧陆日本刑法对于不真正 予以规定, 使有身分者和无身分者共同犯罪的定性复杂化, 增加了定罪的困难。 三、我国刑法对不真正身分犯的规定和处理原则 我国刑法在这一点上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58.html -
了解详情
单方面的活动,控方与审方具有共同立场和一致利益。这显然缺乏事实依据。定罪本来就是法律赋予法院的职责,与犯罪构成没有任何关系,又何谈犯罪构成将定罪看作 是公正的原则正好符合那些根据我们的观察是有效率的原则。这样的例子包括从不要偷盗到合理怀疑必须加上足够证据才能量刑定罪的要求。这意味着一种推断,即我们所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14.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协议,其效力根本不可能也不允许上升到刑事司法层面并影响到定罪和量刑。 (一)被害人的刑事实体处分权及其决定因素 我们知道,在诉讼上,和解系处分权 虽然本案在处理结果上两者则没有区别,但是在处理依据上两者则存在本质性的区别,前者是检察机关基于犯罪事实和情节作出的处理,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而后者则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12.html -
了解详情
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等特定人员利用从事公务活动的便利实施的,将职务等同于公务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在1997 年刑法修订之后,由于增加了职务侵占罪3,再将职务等同于 就是在侵占罪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同样是将已持有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手段也完全相同,却作不同的定性,显然有违定罪的科学原则。 诚然,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