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刘某不具有阻止危害后果发生的法定义务,其消极不作为的行为与犯罪危害后果之间并无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便刘某在去案发现场之前是知道或者怀疑李某真的想 实施有关杀人的相关行为,只是跟着一起去了,因此情节是特别轻微的,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2、从本案整体上分析,被告人刘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属于从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3174.html -
了解详情
新派将自由意志视作心中存在的幻想,[15]在新派看来,人的行动不过是无人格的因果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它并不在理性的掌控之内,而是被先天的生理因素和后天 的解释上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它原则上否认结果要素对刑事责任具有任何独立的意义,这明显与各国刑法普遍将结果作为影响刑事责任轻重甚至有无的现状不符。然而,如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096.html -
了解详情
,也没有对受害人进行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被控告人符某京已涉嫌交通肇事罪,应该负刑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的碰撞完全不会发生这次事故。因此,原告符某与交通事故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被告应该承担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综上所述,原告痛失亲人,系由肇事者造成。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0345.html -
了解详情
十七条之规定,判决“被告人肖朝阳犯玩忽职守罪,免予刑事处罚。”肖朝阳上诉称,上诉人没有对工作不负责任的现象,该作坊未挂牌,上诉人无权进入民宅进行 因素,也就无法认定本案在客观方面属于“重大损失”。另外玩忽职守行为与重大损失结果之间必须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本案事故并非发生在日常生产经营中,事故人也不是 ...
//www.110.com/panli/panli_44660177.html -
了解详情
。[5] 诚然,从社会利益与个体利益的一致性来看,刑法保护与民法保护也必然具有一致性,表现在:一方面,刑法对刑事犯罪行为追究刑事责任,保护社会整体利益, 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被告人无罪,民事审判也不可能证明被告人的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了。无论如何,在美国的诉讼实践中,即使同一个行为,评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247.html -
了解详情
打胡××的头部,致被害人当场死亡,请求依法追究被告人苏清朝、苏清波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并判令二被告人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丧葬费、办理丧葬事宜费用、被 但符合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构成要件;2、二被告人拳击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二被告人对被害人拳击行为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被害人死亡的 ...
//www.110.com/panli/panli_37103383.html -
了解详情
的程度,受害人完全可以依据民法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如果伤害后果较重,具备了刑法规定的社会危害性而构成故意伤害罪时,被害人更有理由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 不负赔偿责任。当然,这种因果关系不一定是直接的,被害人遭受精神痛苦大多数是因为介入了公众舆论的因素,从而使得其自尊心和名誉感受到损害。 三、刑事案件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978.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导致救治人员死亡或者受伤的,构成犯罪的,要求追究刑事责任,也应该规定,这才对等。而这些规定在刑法和执业医师法中都有规定,因此可以删除。同时这一 行为造成的,除医务人员提供证据之外,推定该医疗行为与患者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我认为原来规定的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过于简单化,要把它作为侵权法来追究医务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590.html -
了解详情
曼所言,雅格布斯的体系与刑事政策一目的论式的功能主义可以看作是两种彼此关系紧密的规范主义操作类型,并且都与本体论式的刑法释义学站在对立的地位。 ,所以构成要件的机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而对构成要件应当采取实质解释。此间的因果关系恰恰相反:因为构成要件的机能发生向法益保护倾斜的变化而产生实质解释的需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160.html -
了解详情
划分标准。罪数的划分标准历来有多种理论,如行为标准说、法益标准说、因果关系标准说、犯意标准说、法规标准说、构成要件标准说等。其中,构成要件标准 模式。 立足于单位本质具体实在说,我国刑法总则和分则规定的单位犯罪,既非自然人犯罪刑事责任的转嫁,更不是单位组织体与其中自然人的共同犯罪,而是包容自然人的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695.html -
了解详情